返回第309章 村迎光伏变,众护旧根坚。困境求新径,生机绽故田(2 / 2)山外吹来的风首页

推搡间无人机失控,载着测绘仪直坠龙潭。浑浊的漩涡吞没了价值八万的设备,也吞没了某些人心照不宣的默契。王婶的丈夫突然掏出手枪——不过是把玩具水枪,但足够让人群四散奔逃。

我在混乱中看见李婶的儿子,那个在省城读环境工程的研究生。他正蹲在岸边检测水质,白衬衫被泥浆染成灰褐。"PH值6.8,硝酸盐超标三倍。"他扶了扶眼镜,"但地下河走向比图纸上复杂……"

冲突在第七天达到沸点。暴雨突至,后山滑坡的泥石流冲毁了刚建好的围栏。王婶家后院的有机菜园被埋,她男人举着铁锹要挖开堤坝泄洪,却被穿冲锋衣的年轻人用身体挡住。

"都别动!"李婶的儿子突然站上翻斗车,雨水顺着他的安全帽檐成帘落下,"这是古河道遗址!再挖下去整个村子都会塌!"他展开地质图时,闪电劈中了老槐树顶的避雷针,青紫色的电弧在树冠间游走,照亮树干上密密麻麻的寄生蕨类。

那一刻,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老槐树在雷火中焦黑的部分,竟散发出奇异的沉香。我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树要活脸,人要活皮……"

三个月后,后龙山竖起第一块光伏板。不是冰冷的深蓝色,而是带着琥珀纹路的半透明材质——李婶儿子的设计,既能发电又能让阳光穿透滋养菌类。王婶的丈夫在树荫下摆起直播架,背景是正在采松茸的留守老人。

但真正的转变发生在某个雾霭沉沉的黎明。当第一车赤松茸运往省城时,李婶突然跪在祠堂前。她怀里抱着祖宗牌位,身后是整装待发的冷链车队。"列祖列宗啊……"她哭得喘不过气,"不是我们不要根,是根要往更深的地方扎啊!"

我扶起她时,看见牌位背面新刻的铭文:光绪二十三年,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二零二三年,三次重生。老槐树的影子在碑文上缓缓移动,像正在抚摸孩子头顶的手掌。

如今我常坐在新生光伏板下的菌棚里,看阳光在半透明材质上折射出七彩光斑。王婶的小孙子跑来要我教编竹蚱蜢,说要在网上直播非遗手艺。老张头蹲在田埂上,用直播打赏的钱买了新旱烟杆——烟嘴是3D打印的钛合金,刻着"守正创新"。

昨夜又梦见父亲。他不再握着断锄头,而是指着山梁上转动的白色巨人(风力发电机)。"看见没?"他在梦里笑出缺牙,"树长高了,根也扎深了。"

老槐树在晨风中摇曳,焦黑的躯干上冒出嫩绿新芽。那些寄生蕨类正在吞噬旧伤疤,如同我们吞噬着变革的苦果,终将孕育出回甘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