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踏碎最后一片青铜残垣时,脚下的归墟涡流突然凝固。魔尊溃散的溟霰化作千万缕靛色烟丝,在虚空中凝结成九枚龟甲,每一片都刻着形如枯枝的古篆——正是《禹贡地域图》残篇中缺失的“九渊定海诀”。他指尖刚触到龟甲裂纹,整片地脉突然向下坍缩,裹挟着腥咸水汽坠入一片暗红深渊。
深渊底部并非水流,而是沸腾的赤色烬砂。每一粒砂砾都裹着焦黑骨片,砂海中浮沉的残破法器上,依稀可见应龙鳞纹与河伯水符。林霄催动灵种内新成的溟殛道纹,玄冥煞气在周身凝成三寸薄甲,却仍被灼出细密裂痕——此地竟能蚀化第十一境修士的护体罡气。
砂海深处传来铁链拖曳声。九条赤蛟破浪而出,蛟首拴着青铜巨棺,棺面蚀刻的禺强驭蛇图已被灼成焦褐色。锁链绷直的刹那,巨棺轰然炸裂,漫天骨片中站起一具身披火浣纱的骷髅,空洞眼窝中跳动着靛色冥火。
“归墟守墓人?”林霄后撤半步,足底陷入的烬砂突然凝成囚笼。骷髅左掌托着的焦黑龟甲迸出暗芒,砂海翻涌成九道赤色旋涡,每个旋涡中心都浮起半截青铜水阙——正是前日被溟瀑摧毁的十二水阙残骸。
残阙檐角垂落的铜铃突然齐鸣。林霄脊柱中的溟殛道纹剧烈震颤,灵种表面竟渗出细密血珠。这铃声并非攻击神识,而是在瓦解他新悟的“水洊至势”道基!骷髅右臂扬起时,九道旋涡中同时射出赤色锁链,链节上密布着反向生长的《周易》坎卦符文。
“破!”林霄咬牙震碎肋间三根骨刺,玄冥煞气在掌心凝成断海戟虚影。戟锋触及锁链的刹那,那些逆坎卦突然化作饕餮巨口,竟将溟煞之气吞噬殆尽。骷髅下颌骨开合,砂海中浮起万千焦黑玉简,赫然是《道枢·溟部》的焚毁残卷!
残卷文字化作赤色流火扑面而来。林霄急退间踩到半块应龙鳞甲,鳞上《龙鱼河图》的蚀文突然亮起。他福至心灵,以戟锋划破掌心,将精血抹在逆鳞纹路上——被灼化的溟煞之气突然倒卷,在周身形成靛黑水幕。
水火相激的爆鸣震碎七道旋涡。骷髅眼眶中的冥火暴涨,剩余两道旋涡竟融合成赤色巨目。瞳孔睁开时,林霄看到其中映照的景象:自己脊柱中的溟殛道纹正被某种赤金火焰蚕食,第十一境道基出现蛛网般裂痕!
砂海突然沸腾如熔岩。林霄足下的应龙鳞片发出悲鸣,鳞纹中渗出冰蓝血液。他猛然醒悟——这烬海并非单纯火域,而是归墟水精被至阳之力焚化后的残渣。左手掐出《禹贡》定山诀,右掌将断海戟插入龙鳞裂缝。
“起!”
龙血顺着戟杆逆流而上,在林霄背后凝成应龙虚影。当虚影龙爪握住溟殛道纹的刹那,沸腾的砂海突然静滞。骷髅似被激怒,火浣纱无风自动,露出胸骨上三道焦黑的剑痕——那痕迹竟与林霄灵种表面的龟裂纹路完全契合!
剑痕迸发赤芒时,林霄灵台突然浮现陌生记忆:八百年前有个青衫修士,手持刻满《河图》符文的青铜剑,在此地斩碎九座火山。剑气残留的水精与地火交融,最终孕育出这片蚀化万物的烬海。
“原来如此...”林霄瞳孔收缩。脊柱中的溟殛道纹突然主动崩解,化作九条玄色蛟龙扑向骷髅胸骨。当蛟齿咬住剑痕的瞬间,溃散的玄冥煞气与赤焰交融,在砂海上空凝成旋转的太极图。
骷髅发出金石碎裂般的尖啸。太极图每转一圈,砂海便褪去三分赤色。当第九转完成时,沸腾的烬砂已化作冰冷黑曜石,九道旋涡中心各升起一尊青铜鼎,鼎身蚀刻着完整的《九渊定海诀》!
林霄凌空抓向中央巨鼎。指尖触及鼎耳的刹那,鼎内涌出的不再是水流,而是凝成实质的归墟道韵。脊柱中重聚的溟殛道纹暴涨三寸,第十一境“溟殛合道”的修为彻底稳固。那些曾被赤焰蚕食的裂痕处,此刻生长出细密的金色纹路——竟是融合了烬海火精的“溟火道基”!
骷髅轰然跪地,胸骨剑痕中升起一缕青烟。烟中浮现的虚影让林霄心神剧震:那是个与自己容貌七分相似的青衫修士,眉心闪烁着《河图》核心卦象。虚影抬手点向林霄灵台,一段秘辛强行灌入:
“九鼎镇海眼,烬渊锁天劫。欲破十一境桎梏,当寻禹王裂天槊...”
残音未落,整片烬海突然塌陷。林霄随着黑曜石碎片坠向更深处的黑暗,手中紧握的鼎耳化作青铜钥匙,钥匙末端刻着微小的《山海经》西山经图腾——那里标记着下一处秘境的方位。
黑暗尽头传来浪涛声。当林霄催动溟火道基照亮四周时,瞳孔猛地收缩:眼前横亘着望不到边际的青铜巨门,门缝中渗出的不是水流,而是凝固的玄色罡气。门环是两尊逆鳞倒生的囚牛雕像,龙目镶嵌的正是他在归墟获得的九枚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