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新岁谋远(2 / 2)到另一个时空的爱情首页

苏清婉也没闲着,她组织了一批教育专家和学者,商讨兴办私塾的具体事宜。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私塾办学标准,包括师资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同时,还从长安的学府中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前往偏远地区任教。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唐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然而,就在一切都看似顺利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偏远的岭南地区,当地官员在推行私塾兴办政策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当地百姓大多以农耕、渔猎为生,生活贫困,对孩子读书识字的需求并不强烈;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势力担心私塾的兴办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暗中进行阻挠。

负责此事的官员向朝廷上书,详细汇报了岭南地区的情况,并请求朝廷给予支持。林瑶和苏清婉得知后,十分重视,立即召集相关大臣商讨对策。

“岭南地区的情况确实棘手,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教育是关乎大唐未来的大事,必须想办法解决。”林瑶表情严肃,语气坚定。

苏清婉思考片刻后说道:“陛下,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宣传教育入手。派遣一些能言善道的官员前往岭南,向百姓们宣传读书识字的好处,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那些暗中阻挠的地方势力,要采取强硬措施,坚决予以打击。”

宰相李贤也建议道:“陛下,为了确保政策能够顺利推行,我们可以从当地选拔一些有威望、有能力的乡绅,协助官员开展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和荣誉,让他们成为我们在当地的帮手。”

林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即下令派遣官员前往岭南。这些官员到达岭南后,深入各个村落,向百姓们耐心讲解教育的意义。他们还组织了一些免费的识字课程,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

对于那些暗中阻挠的地方势力,朝廷派出了军队进行威慑,并对为首的几人进行了严惩。同时,积极选拔当地的乡绅,给予他们丰厚的报酬和荣誉,让他们参与到私塾的兴办中来。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岭南地区的私塾兴办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私塾,开始接受知识的熏陶。

与此同时,商业税收改革试点在长安等地取得了巨大成功,各地纷纷请求推广新的税收制度。赵弘经过仔细评估后,向朝廷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林瑶批准了这一建议,新的商业税收制度迅速在大唐各地落地实施。

海外交流使团也准备就绪,即将踏上征程。周文彦在临行前向林瑶和苏清婉汇报了筹备情况,林瑶对他寄予厚望。

“周爱卿,此次出使海外,责任重大。你要让各国看到大唐的强大与友好,促进文化和贸易的交流。”林瑶语重心长地说道。

周文彦郑重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使团出发的那天,长安城外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他们为大唐能够走向世界而感到自豪。林瑶和苏清婉站在城楼上,目送着使团远去,心中充满了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吏治更加清明,商业更加繁荣,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林瑶和苏清婉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知道,大唐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共进,以智慧和勇气应对各种困难,带领大唐朝着更加辉煌的方向前进。他们的目光,始终望向远方,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