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咱办学校吧(2 / 2)大明:朱元璋竟封厨子当钦差!首页

睿智精明的帝王忽而垂眸,念叨道:“德、智、体—美、劳……”

他心里开始打鼓,怕老朱不同意办学校。

办学校控制思想是相对温和的统治方式,总比到处抓文人,逼人家当官的手段要好得多。

约莫过了半分钟,老朱拍案而起,“好!说得好!与其去逼他们为我所用,不如把所有人变成人才!”

“啊?对对对。”他有一瞬间愣神。

邓士为想的是通过教授“正确”的思想政治把那些迂夫子的脑瓜子打通,从而达到控制思想的目的,但朱元璋想的是所有人都成才,大明将遍地都是人才。

他又道:“在此学习期间,各学子已经按照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变成适应各行各业的人才。其中,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入朝为官。”

“嗯~”老朱极其满意地捋着花白胡须,眼中满是对他的赞许。

他就像是曾经“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的汪广洋,只不过他提出的建议,太过宏大,显得有些不着边际,但又确实可行。

他抠了抠脑袋,“嘿嘿,陛下,试问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您还怕他们的脑子转不过弯来吗?到那时,咱们还会差人才用吗?”

朱元璋双手搭在桌案,兴致冲冲地问道:“小子,咱们该如何培养这些人?!”

“第一步,办学堂!”

“小子,有国子监。”

他把现代的教育模式照搬到明朝,豪气地摆手道:“不要国子监,要建四种学校,大学、高中、小学、幼儿园!”

朱元璋听他说话,总是听明白一半,另一半全靠猜,但他又不想在他面前表现出自己听不懂他说的话,因为他的出身不好,很忌讳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宁愿靠猜。

想想也是,一个帝王,却听不懂厨子说的话,传出去简直有辱帝威。

但邓士为现在所说的,他确实很难猜!

帝王粗犷的眉头一蹙,挥手道:“不知所谓!”

他心中早就料到他听不懂明白,于是淡淡一笑,道:“陛下,用思想控制百姓,是最便捷、稳定、和平的办法,所以我们要从小孩子抓起,3-6岁读幼儿园,学基础知识;7-12岁读初中,陆续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礼、乐、射、御、书、数;13-18岁读高中,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书籍;19-22岁读大学,主要学习各种礼仪、社会实践知识,以操作为主。百姓从懂事起,到二十几岁,一直待在学校里受教育,为国家无私奉献的思想已经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又何愁无人可用呢?”

老邓也有自己的私心,他不想有孩子像他一样,连大学都没有过,不管学不学的进去,多一点经历总是好的。

老朱啧啧称奇,“小子啊小子,你简直是奇人!”

“嘿嘿。”他老脸一红,伸手摸向后脑勺。

老朱一直捋着胡须玩,目光炯炯地望着他,万分好奇地问道:“那咱这学校有无束脩之礼?”

好家伙,这老头子不仅是卷王,还挺爱钱!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