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Dash》采用付费买断制,售价12元,暂无内购。而这款游戏在线一周之后,仍稳稳地位居国内以及棒子付费榜前十,而在R国这种ACG文化高速发达的国家甚至连续稳坐付费榜第一,不仅打败了众多本土游戏,也足以让诸多希望进军R国这一难啃的市场的大厂们望尘莫及,而这一切仅仅来源于6个美院的学生的毕业设计灵感。
游戏界一向是英雄不问出处,如今由三四个人的微型团队制作的爆款游戏比比皆是,对于淮夏独立游戏发展而言,《MuseDash》无疑是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如果仅从二次元游戏的角度来说,《MuseDash》能够在国外市场获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无需论证的极高评价了,不论是游戏本身足以征服众多二次元用户的美术设计,还是对二次元亚文化的完美融合,这款游戏都是骨子里就与阿宅们情投意合。
若是再结合音游市场来看待,那么《MuseDash》则很好的反映了这个领域的生态,以及如今的“偶像音游”该如何解构的问题。
对于《MuseDash》来说,muse和dash是分离的两个部分
《MuseDash》并没有把自身定位在偶像音游这个范畴内,至少他们从未这样声称过。但无可否认的是,游戏内确实有着明显的卡牌游戏元素。
PeroPeroGames工作室为《MuseDash》设计了三个可爱的女性角色,分别是凛(Rin)、布若(Buro)和玛莉嘉(Marija),而每个角色又有四套不同的皮肤,每个皮肤的属性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游戏目前有12个角色可供玩家获取。此外还有八个辅助小精灵可解锁。
毫无疑问,这些不同属性、不同皮肤的立绘正是游戏中的“muse”部分,也就是偶像养成的一部分。这里的偶像,可以解读为“拟人 互动”元素,而非狭义的偶像。
目前较为出名的偶像类音游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Lovelive!》、《偶像大师》等传统意义的偶像音游,这类游戏相当于普通的养成游戏加音游要素,重氪金、肝度强,同时游戏曲目都是由虚拟偶像直接演绎出来;另一类则更加广义,诸如《CytusII》这样的游戏,倾向于传统音游,以曲包购买为主,但《CytusII》将每个章节定义为一个虚拟音乐人的作品,不直接参与到谱面演出当中,仅作为设定而存在。这些虚拟音乐人存在于虚拟社区里,共同构建了游戏的世界观,不但增加了玩家的带入感,同时本质仍是传统音游。
但是《MuseDash》却并非这两类中的任何一种,因为买断制的设计,玩家不需要二次投入金钱来“养成”偶像,并且其抽卡元素也是伪抽卡,玩家只需要不断完成曲目升级,就能获得解锁素材,相对应的,解锁速度也比较慢。同时游戏角色本身除了提供不同属性技能之外,与音乐本身没有直接连接。
但游戏角色却也没有完全与实际谱面脱节,而是配合游戏设计完成“根据节奏进行跑”这项动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MuseDash》可以看做是一款跑游戏加入音游这一核心玩法,侧重玩法而非养成,与此同时,12个角色又作为搜集要素存在,可以说具备了偶像卡牌游戏中延长游戏生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