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加快脚步,靠近时对方也发现了他们,赵灼喊着杜库的名字,游骑才收起了弓箭,靠近了发现认识,连忙带着他们俩去见了杜库。
两人见面,杜库看了一眼丑陋的玉娇娘,不太熟悉,狠狠地拥抱住赵灼:“我的赵兄弟,你这是天神派来的吗?怎么从我后面追上来?他们人呐?”
赵灼就大致讲了自己的经过,又问起他们的情况。
杜库的队伍那日是被黑厥骑兵追上了,黑厥人大概有四五百人,跟商队的护卫厮杀起来,后来杜库见势不妙,就带着几十个护卫舍弃了货物,朝那个牧民部落跑去,黑厥人在后面追,途中还死了几个,后来跑到那个大部落还不错,黑厥骑兵不敢追进来。
游牧部落还派人帮他们打探,过了好几天草原上打劫的骑兵散了,他们才从里面出来,还跟部落里买了些补给,用来越过黄沙海,可惜部落里没有骆驼,后来去了双井屯,竟然也没有骆驼卖,但是探听到了有两只商队在这里汇合后去了黄沙海,就赶紧追了上来。
商队的人损失大半,连商队的护卫头领查哈都下落不明,货物被全部抢光,他们再次回到大战的场地,发现除了被啃食殆尽的马匹尸体和遍地的破碎货物,什么都没剩,脚夫、护卫的尸首都没有看见。本来觉得全完了,到了双井屯知道另外两支商队没出事儿,现在又知道使团的人都还活着,好歹这是有一样保住了,杜库将来给靖北王也能有个交代。
吃过午饭,队伍继续出发,傍晚时分就到了黄沙海的边界。此时距离前两支商队踏上这里的土地已经过去了七八天,那两支商队应是走了很远。
跟上杜库的队伍以后,赵灼放心了很多,因为杜库几乎每年都会往返穿越这条沙漠之路,基本不会有迷路的问题。
跟戈壁滩不同,在沙漠里行走,马蹄会陷入沙中,走起来更加的费力,甚至大多数时候,人都没有办法骑在马上,只能牵着马一起走。马背上驮着人和马的水、粮草,还好杜库他们在托托族长那边购买了多余的马匹,基本上一人双马,驮了更多的物资,这才能进入沙漠。
长话短说,第七天中午,就在所有的水和粮草要耗尽的时候,到达了沙漠里的一个绿洲。
虽然是绿洲,但因为是秋冬季节,绿色也并不多,到处是枯黄的草木,再往里走,能看见东一堆、西一堆的白杨树种在田间地头,大概是挡风用的。这里竟然除了放牧,还有田地可种,看来是个半游牧半耕种的民族。
杜库骑在马上对赵灼道:“这个绿洲,他们自己叫贝磊,意思是绿色的小点,大概有几万人,有一小半儿人会说黑厥话,剩下的说本地的栗特语。”
“栗特是个民族吗?”赵灼问道。
“是这一片地区的代称,这里很多乱七八糟的小城小邦小国,可能很久以前是一个祖先,慢慢的分散到各个绿洲里,时间久了联系少了,统称粟特,但各有些不同。”
“贝磊人好战吗?”
“算比较温和,贝磊人崇拜雪山神,每年都要举办两次祭祀雪山神的大型庆典,向雪山神祈求雪山融水不断。”
“没有水,在沙漠里确实没法生存,他们是应该拜拜。”赵灼道。
“这里基本没有降雨,灌溉用的水都是雪山上的融水,通过地下的水渠引到田地里去的。”
往北看,果然远远的能看到巍峨的高山,白色的山峰顶部应该都是积雪。
“我们这几天走的路,其实不是沙漠的中央,而是黄沙海的北部边沿,从这里开始,路的北侧就挨着摸天岭,往西还有几个绿洲,都是靠雪山融水生存的,我们有的路过,有的不路过。”
“哦,原来如此,那过了黄沙海是不是就到西域了?”
“嗯,差不多吧,可能你会把西域想象成大舜那种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到处花红柳绿,可以种田种树,但西域不一样,西域总体是一个超大的戈壁滩,上面散落着很多高山,每个高山都有积雪,在它周围形成大大小小的绿洲,所以西域各国,其实就是绿洲,有些大绿洲有十几个城市,小的只有一两个,跟大舜比都算小国吧。”
边说边走,众人已经看到了村庄,这里的村庄的房子远远看上去都是黄泥堆砌而成的。本地取土取沙,用茅草掺在里面做成墙壁,时间久了,有些泥土脱落,风一吹,墙壁上很多茅草的须须头儿呼呼啦啦的作响。
村口有五个老人在一堵墙的前面晒太阳,他们懒洋洋的看着走近的商队。
杜库骑马驻足在老人的面前,几个老人眯着眼看着来人,杜库用黑厥话喊道:“老人家!”
仔细看,几个老头儿脸上或者头上还挂着彩,有些有脓包,有些有刚愈合的伤疤。
一个花白胡须的老头手遮凉棚用黑厥话问道:“从哪儿来啊?”
“大舜国!”杜库用黑厥话回他。
“大舜国?那可远喽,去哪儿啊?”
“牛尾城。”牛尾城是几百里外的一个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