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最多十万(1 / 2)背叛之大小谎言首页

自从赵倩得知倩父轻信同事,鬼迷心窍般地一头扎进传销组织,还陆陆续续把家里的积蓄一分不剩地全投了进去,她便再也没有给过他好脸色。

后来,倩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再投资那些所谓能让人一夜暴富的项目。可谁能想到,他竟背着赵倩和倩母,偷偷地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继续执迷不悟地投身于那些骗局之中。

这件事被赵倩发现后,她对父亲的最后一丝期望也彻底破碎,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愤恨。

无奈之下,赵倩为了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保住最后一点经济来源,只能强硬地逼着父亲把工资卡交给母亲。

从那之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赵倩便暗自下定决心,再也不会从家里拿一分钱。她不仅做到了经济独立,每年还会把自己辛苦做兼职攒下来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倩母,只为帮助家里偿还那如山般沉重的债务。

然而,数年过去了,家里的债务却好像是个无底洞。赵倩每年年底问过倩母,是不是还完了,倩母都是无奈地摇摇头。

直到赵倩步入职场,有了一点儿阅历,她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倩父的亲朋好友们愿意当他的一张随时可透支的“信用卡”。他们之所以敢放心大胆地借钱给父亲,无非是因为背后有赵倩这个“隐形背书人”。在他们看来,有赵倩在,就意味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意识到这一真相后,赵倩内心愤懑不已,她毅然决然地切断了与家里债务的经济联系,自此不再给家里一分钱用于还债。而随着还款节奏的骤然放缓,那些亲朋们借钱给父亲的意愿也迅速冷却。

倩父自然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给赵倩带来了多么沉重的伤害,他对女儿满心愧疚,深知自己亏欠赵倩太多太多。所以,在赵倩面前,他总是不自觉地矮了几分,连说话的底气都弱了许多。

倩父低下声来,委屈地说:“你妈走了也不说留点钱,就冰箱里那些冻馒头,我都啃了两天了。”

赵倩毫不留情地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她绝不会心软到给父亲转生活费。倩父如今虽已退休,可他手脚健全、身体硬朗,在她看来,挣出一日三餐的钱并非难事。

赵倩没给父亲开口辩解的机会,紧接着便质问道:“你欠小贷公司那二十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倩父一听提到这笔债务,瞬间像被点燃的火药桶,情绪激动起来:“他们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一群大骗子!姑娘,我跟你说,当初借款的时候,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免息,还说等项目收益下来了再还。现在凭什么突然找我要钱?分明是他们不讲道义!”

赵倩对父亲的执迷不悟早已失望透顶,从他的话语中,她听出父亲依旧在盲目地借钱投资,依旧像鬼迷心窍般不辨真假地一头扎进那些一夜暴富的白日梦里。

但此刻,这些事再也无法在她心中激起一丝波澜。失望至极后,她对父亲只剩下了万念俱灰,曾经的期待与关切已然消散得无影无踪。

然而,父亲的荒唐行径已经波及到了母亲,也影响到了自己,这让赵倩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她厉声打断父亲的滔滔不绝:“少说人家的不是。我问一句,你答一句。”

倩父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呵斥镇住了,只能唯唯诺诺地应着。

“你把贷款合同找出来,拍成照片发给我。”

“咦,我得找找看,谁能想到这合同还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