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拎着两大袋东西,又背了一袋袋,带着满肚的狐疑站在山脚山,无妄山上郁郁葱葱长满了树,以松柏为主,还有少量的槐树。
山上树一多,空气就好,平时又没人到这个地方来,山上绝对的安静,就连鸟飞过都不会留下太多的声响。
这一个地方绝对是退休隐居的好去处,元贞的岁数也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他在这安享晚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上山的石阶应该是当地开采的,没有太精细雕琢形状,依照开采出来的样子,简单的雕琢成长方形铺在山坡上。
石阶一路蜿蜒向上,夹在松柏之间,很多石阶已经被踩踏出了石洼,里面积着一洼水。胡天踩上去水就四散溅了出去,落到石阶的防滑斜纹中,再流回水洼中。
上山的路有很多迂回的山湾,在山湾的这边中间有树挡着,看不到那天。胡天经过了五个山湾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座古香古色的庭院露了出来。
庭院和胡天见过的古典园林相似,青瓦飞檐的宝顶间萦绕着一圈薄雾,檐角铜铃有风吹过会阵阵轻响,声音十分悦耳。
宝顶四角连着着四根大红柱子,柱子间由汉瓦砌的墙相连。
院子规模不大,这样的房间一共四间,品字形分布,胡天知道按照古制应该是正殿和偏殿,僧人住哪间房他就不知道了。
山门向外敞开着,才能让胡天在外面看到院子里面。山门早已褪色,原来的朱红已经成了褐色。在山门两边挂着两块竖匾,上面写着两排字。
“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竖匾是黑色的,上面的字金色,写的苍劲有力。胡天字能认全,意思却不明白。
“这字是二叔写的吗?”
“这是志芒千峰顶上诗,二叔说写的是心开意解后的大自在境界。”
刘霜这样解释胡天还是不明白,他大概理解成诗里写的是元贞这种敢承担,能刚能柔的境界。
难道住这座山里,真对修养有帮助?胡天打算放弃钓鱼搬来和元贞一起住。
“进去吧,别傻站着了。”
刘霜倒也大方,像进自己家一样走进院子。胡天大包小包跟在后面,院子里比在外面看的大了很多,左面立着一个钟楼,右马有一个像马厩样的东西,元贞在里面一只手不停的转圈,像似在打太极。
他的动作怪异,胳膊向下,每动一下还有声音传出来,声音像一块石头在磨另一块石头。
胡天很好奇,以为元贞在练什么功夫,说不准他那么好的身手就是这样练出来的。胡天走近一些才知道他误会元贞了,他是在马厩里对着一个一米高的石磨磨豆腐。
他扎着马步,拽着五衣袖子,一圈一圈转着石磨,每转一圈会有豆浆流顺着石磨流到下面的一个塑料桶里。
“胡天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来的正好一会尝尝我磨的豆腐。”
胡天已经走的够轻了,还是被元贞听到了,也不知道元贞是什么耳朵。
“我今天来有事要问你。”
元贞停下动作,拎着一桶豆浆从马厩里出来,“刘霜也来了,你们两个找我有什么事?”
“二叔我找你是有事,咱们能不能屋里去说?”
“好,好,好,是我怠慢了,到我寂照院了,我还不知道往屋里让。”
元贞的禅房非常典雅,四壁贴着字画,屋子摆着一张小桌,桌子上放着茶具,桌子边一摆着个半人高的香坛。
元贞让胡天和刘霜坐在小桌旁,他泡上茶,给屋子熏上香,一个人去厨房点豆腐了。
过了两个小时左右,元贞端着一小篓雪白的豆腐进了屋,他把豆腐放到桌子上。
“来来趁热吃,凉了不好吃了。”
元贞盛情难却,胡天捏起一小块豆腐放进嘴里,又热,又滑,又嫩,比街上买的豆腐好吃多了。
元贞也坐到椅子上,一坐下来撸开袖子也下手抓豆腐,他一边吃,一边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还记着秦岳吗?”
“记得,就是拿走地宫钥匙那个人,他还杀了小林。”
“他来了卫城,据说还来了你的禅院,菜花跟踪到这被刺伤了。”
元贞手停在豆腐上,过了很久才说:“他来过我这,我怎么不知道?他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