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大军,终于如同退去的潮水般,从下邳城外那片被洪水浸泡、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缓缓消失了。他们留下的,是遍地的狼藉、数不清的尸骸,以及……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竟然也会败退的传说。
下邳城,守住了!
徐州,保住了!
当这个消息被最终确认,当城楼上再次升起象征着刘备主公权威的旗帜时,整个下邳城,都爆发出了比之前董卓伏诛时更加真切、更加狂热的欢呼!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喜极而泣,互相拥抱,奔走相告!士兵们扔掉了手中的兵器,瘫坐在城墙上,放声大笑,或者……默默垂泪。压抑了数月之久的恐惧、绝望、疲惫和悲伤,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这是一场奇迹般的胜利! 一场在粮尽援绝、实力悬殊的绝境下,依靠着智慧、勇气和……一点点天意(那场恰到好处的暴雨),最终以弱胜强、力挽狂澜的胜利!
而我,陆昭,无疑成为了这场胜利中,最耀眼的名字。
“陆别驾神机妙算!”
“水淹七军,堪比淮阴侯(韩信)!”
“有陆先生在,何惧曹贼?!”
各种各样的赞誉和传说,开始在徐州的军民之中,迅速流传开来。我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甚至隐隐有超越关张二位将军之势!
刘备主公更是对我感激涕零,几乎将我视为再造徐州的恩人。他不仅再次提出要给我加官进爵、封侯拜将(虽然再次被我婉拒),更是在各种场合,都对我表现出极度的信任和倚重,几乎是言听计从。
经此一役,徐州,仿佛获得了新生!
外部威胁暂时解除: 曹操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再次南征。徐州赢得了一段极其宝贵的、可以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战略机遇期!
内部凝聚力空前提高: 这场共同经历的生死考验,极大地增强了徐州军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刘备主公的“仁义”旗帜,因为这场胜利而更加深入人心。那些原本摇摆不定或心怀异志的地方势力,也不得不暂时收敛起来, 承认刘备(以及我)在徐州的统治地位。
改革的道路更加顺畅: 之前的屯田、盐铁专营等改革措施,因为这场胜利而获得了更强的合法性和推动力!反对的声音几乎消失,各项政策得以更顺利地推行下去。徐州的经济恢复和实力增长,将进入一个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