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修路之事在秦王朱樉的安排下,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陆陆续续全和朝廷签订了文书,乡绅富豪们为了能在二十年里多赚些过路费,都卯足了劲把路修好。
大明正式迈入全民搞建设的时代。
李承乾站在金陵城墙上,看着忙碌的修路场景,心中颇为满意,他知道,自己的五年计划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没过多久,礼部尚书便急匆匆地赶来,一脸愁苦地向李承乾诉苦。
“陛下啊,这普及教育之事,实在是让人头疼啊!”礼部尚书满脸愁容地说道。
李承乾见状,连忙问道:“爱卿,有何事如此烦恼?说来听听。”
礼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缓了缓情绪,然后说道:“陛下,这普及教育,书籍的选用可是个大问题啊!敢问陛下,这要用哪些书籍呢?”
李承乾略作思考,回答道:“启蒙阶段的书籍自然是不变的,至于后续的嘛,可以集百家之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撰成一本新的书籍。”
礼部尚书听后,不禁愣住了,他迟疑地说道:“陛下,若是这样做,恐怕天下的儒家学子们会闹起来啊!他们寒窗苦读多年,就是为了学习儒家经典,如今陛下却要重新编撰书籍,他们肯定会觉得不公平,而且,儒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至今已经独尊了千年之久,他们肯定不希望看到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出现啊。”
李承乾听了礼部尚书的话,脸色微微一沉,他严肃地说道:“天下大事,皆由朕来决断!而不是由那群只会空谈误国的腐儒来决定!朝廷的意志,就是让他们去执行的,谁有意见,就让他去诏狱找不良人说去!若是有人敢游街抗议,那就按逼宫罪论处!另外,立刻昭告天下,号召百家传人出山讲学,弘扬圣人之道,为往圣继绝学!”
李承乾的话语铿锵有力,显示出他作为皇帝的果断和决心。
礼部尚书见皇帝如此强硬,不敢再多言,只得领命而去。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那些儒家学子们果然怨声载道,有几个胆子大的,竟真的相约去游街抗议。
可他们刚一行动,就被不良人拿下,以逼宫罪论处,关进了诏狱。
这杀鸡儆猴的举动,让其他蠢蠢欲动之人都安分了下来。
与此同时,各地百家传人收到昭告,纷纷出山,墨家传人带来了精巧的机关术,法家传人讲解着严明的律法之道。
一时间,各地学府热闹非凡,学生们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开始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学说思想。
李承乾看着这一切,心中暗喜,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明必将在他的带领下,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全民搞建设、百家争鸣的景象,也将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标志。
然而,就在百家争鸣的热潮中,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听闻大明内部正忙于思想变革和建设,竟起了觊觎之心,他们集结了大量的骑兵,准备趁着大明内乱之际,南下掠夺。
边关守将发现了这一情况,赶忙快马加鞭向京城报信,李承乾得知消息后,马上召集群臣开会商讨。
毕竟现在不合适打啊,但真要打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