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时,他们才派人给顾鹤传了消息,可等顾鹤真的回到汴京之时,这事情也已然告一段落了。
在韩琦、富弼的连番劝谏,以及朝中文官集团的群起共议之下,对于枢密院的彻查之事终究还是被定了下来。
顾廷烨和顾廷煜费尽心思,唯一争取到的,便是这彻查人选的问题。
文臣方面由包拯来主导,武臣方面则是请出了英国公,另外御史台和大理寺各自出人协助。
顾鹤听顾廷煜讲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禁露出一抹笑意,说道:“已经很不错了,包拯这个人,还是信得过的,至少不用担心他来贼赃陷害。”
顾廷煜长叹了口气:“话虽如此,可怎么看,狄青也不像是个无暇君子,再者韩相公既然敢这么做,想必是掌握了一些什么把柄,只怕这回真要让他得偿所愿了。”
顾鹤却洒脱一笑,不以为意道:“那又如何,狄青已经做了五年的枢密使,打破了原本文官墨守的陈规旧制,此时下来便下来吧,只要不是被文官给弄死了就行。”
顾廷烨面露不忿,沉声道:“可我忍不了这口气?他们也太咄咄逼人了?”
顾鹤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劝道:“忍不了也得忍,不行就让宁远侯帮你松松筋骨,再者说,这事估计也没有那么顺利。”
顾廷煜来了兴趣:“这话怎么说?”
顾鹤压低声音,解释道:“你们两个人一直在汴京待着,难道就没有发觉,这段时间宫里召见名门贵女的频次,着实有些过于频繁了吗?”
顾廷煜略一思索,说道:“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不过这不是因为魏王打算求娶余嫣然,皇后娘娘在帮忙操持此事吗?这和彻查枢密院又有什么关联呢?”
前段日子,范仲淹离世,虽然这不关赵曦什么事,可毕竟是一位国之柱石,他也不好在这个时候提及要纳妃的事。
可他又担心,要是自己等得太久,让余家和顾家把亲事谈得差不多了,自己再横插一脚,实在不妥。
因此就在顾鹤离开汴京的这段时间,他瞅准一个机会,先把这事儿告诉了苗心禾。
苗心禾当年是因心悦赵祯,才选择留在宫中,她自然也盼着赵曦能找到心仪之人,携手相伴一生。
所以,她便亲自出面,先去做曹皇后的工作,待得到曹皇后的应允后,又去求赵祯。
对于赵曦的婚事,赵祯倒没太多算计,毕竟赵曦在太子之争中主动退让,这份气度在赵祯心中加了不少分,足够他受用一生。
正好太子妃和魏王妃都要选,曹皇后一并操持便是。
甚至还能借着选魏王妃的名义,暂时遮掩挑选太子妃的意图。
虽说赵曦早已有了明确的人选,可曹皇后深知,若只召余嫣然和张桂芬进宫,这般做法目的性太过明显,势必会引来各方无端的揣测。
本来这事顾鹤也是不知道的,还是赵曦这家伙忍不住,就跟传信顾鹤说了,还让顾鹤千万保密。
只是如今此事已临近尾声,跟顾廷烨和顾廷煜二人说说倒也无妨。
顾廷烨忍不住吐槽道:“魏王还是跟你最亲近,什么事都跟你说。亏我这段时间,还一直帮他出谋划策呢!”
顾鹤笑着打趣道:“你嫉妒也没用,谁让你平日里行事看着就不太靠谱,人家自然更愿意跟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