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闭关苦修,初窥门径(1 / 2)穿越从金庸到洪荒首页

女娲的彩光消散后,山风卷着腥气掠过赵轩的衣摆。

他低头看向掌心,那方刻着"侠"字的玉佩正泛着金红与混沌交织的微光,像在回应远处若有若无的阴寒。

"轩哥儿,镇元子师伯最是好客。"红云挠着脑袋,圆滚滚的脸蛋上难得添了丝严肃,"五庄观的静室有地脉灵泉滋养,最适合闭关。

我这就传讯与他。"

银月指尖绕着发尾,眼波流转:"我去附近探探那股子腥气,若真是黑风妖尊的余孽......"她忽然笑出声,指尖弹出一缕幽蓝火焰,"正好拿他们练手。"

赵轩点头,目送银月的身影化作一道青芒掠向山坳,这才转头对红云道:"有劳了。"

不过半柱香工夫,五庄观的道童便踏云而来。

那小道童穿着月白道袍,发间别着片青竹叶,见了红云便笑:"红爷又带朋友来啦?

镇元大仙早备下了观后竹屋,说赵公子的静室要靠人参果树最近的。"

赵轩跟着红云穿过五庄观朱漆山门时,迎面便撞上了浓郁的灵气。

千年人参果树就立在观中庭院,青枝上挂着十二枚金光流转的果实,每一枚都透着让地仙都垂涎的生机。

树旁石桌前,镇元子正执壶煮茶,白须飘拂间自有一股与世无争的仙韵。

"赵小友。"镇元子抬眼,目光如秋水映月,"女娲那丫头托我照拂你,我便多嘴一句——这方世界的本源裂隙,比你想的更深。"他屈指一弹,一枚青玉简飞入赵轩怀中,"这是我当年悟地仙时的心得,你且看看。"

赵轩接过玉简,神识探入的瞬间便倒抽一口凉气。

那里面不仅记载着调和阴阳二气的诀窍,更有镇元子以人参果本源为引,重塑经脉的独家秘法。

他喉头一热,郑重作揖:"谢镇元大仙。"

"叫我镇元子便好。"老神仙笑着摆手,"去闭关吧,竹屋的地底下埋着三股灵泉,子时会交汇成灵气漩涡,最是适合引气入体。"

静室的门扉刚合上,赵轩便迫不及待盘坐于蒲团之上。

识海中,女娲赠予的"补天诀"正散发着柔和的金光,而那枚曾与银月残魂共鸣的珠子,则悬浮在功法旁边,偶尔渗出一缕混沌气,与"侠"字玉佩的金芒缠绕。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镇元子心得里的法子,将体内原本驳杂的真气引向丹田。

可才运转到第三周天,丹田突然传来灼烧般的刺痛——那是金庸世界的"易筋经"、黄易世界的"道心种魔",与"补天诀"的灵气在激烈碰撞。

"果然没那么容易。"赵轩咬着牙,额角渗出冷汗。

他想起银月说过珠子与阴癸残魂共鸣,心念一动,分出一缕神识探向珠子。

刹那间,混沌气如活物般钻入经脉,竟将三种灵气的冲突点一一包裹,像根无形的线,慢慢将它们编织成一张更紧密的气网。

"原来如此!"赵轩眼睛发亮。

他本就有快速学习的金手指,此刻在混沌气的牵引下,竟看透了三种功法的共通之处——无论是易筋经的刚猛、道心种魔的诡谲,还是补天诀的圆融,本质都是对天地元气的掌控。

而混沌气,正是这掌控的"粘合剂"。

时间在指尖流逝。

当静室外的人参果树第三次落下一片金叶时,赵轩的识海中突然炸响一声清鸣。

他只觉丹田处的气团"轰"地裂开,化作十二道细流沿着奇经八脉游走,每过一处便留下温养的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