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暂时的结束(1 / 2)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首页

连着四天,城西空地上都飘着那股特殊的味道。路过的百姓都绕道而行,只当是军营又在试验什么新式武器。

周桐的衣服下摆沾满了硝石粉末,袖口被炭灰染得乌黑,活像个刚从煤窑里爬出来的工匠。

"大人,这锅好了!"万科用木棍搅动着铁锅里咕嘟冒泡的硝石溶液,脸上蒙着浸过醋的粗布。自从赵德柱跑去炼铁坊帮忙后,这位万老哥就成了周桐的得力助手。

周桐蹲下身检查过滤桶,四天来这装置已经改良了三次。现在底部铺着三层细麻布,中间是细沙和木炭粉的混合层,最上面还加了一层老王从药铺淘来的粗棉。

"倒进去吧,小心别溅着。"周桐指挥道,自己也戴上了特制的"手套"——用桐油浸泡过的粗布缝制,内衬一层晒干的猪膀胱,虽然笨拙但好歹能防腐蚀。

士兵们早已习惯了这套流程。两个人抬起铁锅,缓缓将滚烫的溶液倒入过滤桶。褐色的液体流过各层滤材,渐渐变得清澈。最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被接在陶盆里,摆在事先准备好的青石板上。

"今天能出多少?"一个年轻士兵凑过来问。

周桐摇摇头:"难说。十斤粗料能出一斤纯的就不错了。"

万科擦着汗走过来:"我说老爷,你这"西域秘术"也太费劲了。要我说,直接找倪师傅打几把好刀,比这痛快多了!"

"你懂什么,"周桐笑着踢了他一脚,"等成了,请你们吃好东西!"

士兵们哄笑起来,有人起哄道:"大人上次说请吃好东西,结果是一锅黑炭!"

"这次不一样!"周桐信誓旦旦地保证,眼睛却盯着陶盆里渐渐析出的晶体。阳光照射下,那些细小的白色颗粒像盐粒一样闪闪发光。

四天来,这样的场景重复了几十次。每天早上周桐带着新想法来,改进过滤方法,调整结晶温度。士兵们从最初的疑惑到现在的熟练配合,甚至开始打赌每天能出多少纯硝石。

太阳西斜时,周桐蹲在排列整齐的陶盆前,用小木片轻轻刮取结晶。这是最后一批了,之前提纯的都已经运回小院的地窖。他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一粒。

"今天不错,"他掂了掂布袋,"起码有八两。"

万科凑过来闻了闻:"嘿,真不臭了!"他转头对士兵们喊,"弟兄们,收工了!把最后这些给大人送地窖去!"

十多个士兵挑着担子,跟着周桐往县衙走去。路上遇到几个衙役,都捏着鼻子躲得老远。周桐也不在意,这四天他早习惯了各种异样的眼光。

地窖里,之前提纯的硝石分装在十几个陶罐中,整齐地摆在角落。周桐亲自将今天的收获倒进最后一个罐子,满意地点点头。

"总算完事了,"他转身对士兵们拱手,"这几天辛苦各位了。"

万科摆摆手:"老爷客气了,工钱给得足,弟兄们不亏。"他眨眨眼,"就是您答应的那"好东西"..."

"少不了你们的!"周桐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士兵们纷纷摘下防护用具——那些浸过桐油的粗布、动物膀胱做的手套,都整齐地堆在地窖一角。有人开玩笑道:"大人,这些"法宝"就留给你了,说不定哪天又要召唤西域秘术呢!"

众人哄笑着告辞。周桐站在地窖口,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夕阳将士兵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王在一旁长舒一口气,捶着后腰道:"少爷,可算是忙活完了,老奴这把骨头都要散架了..."

周桐神秘地摇摇头:"不不不,老王,是暂时的哦~~~"

老王的脸顿时垮了下来:"还、还有?"

"今天让你好好休息休息,"周桐笑着搂住老管家的肩膀,"这点是不够滴,等过几天还要搞呢!"

老王绝望地仰头望天:"造孽啊..."

两人沿着小巷往街上走去,忙活半天正好出去转转,顺便散散心,周桐哼着小曲,脚步轻快。路过一家蜜饯铺子时,他特意称了两斤杏脯。

"给巧儿和小桃带的,"他笑眯眯地对老王说,"这几天都没好好陪她们。"

老王斜眼看他:"少爷,老奴觉得您更应该想想怎么跟徐姑娘解释,为什么您身上总有一股子怪味..."

周桐的笑容僵在脸上,突然加快了脚步:"快走快走,趁天没黑赶紧回去洗澡!"

推开小院的门,夕阳的余晖将青砖地面染成橘红色。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厨房飘出缕缕炊烟。他蹑手蹑脚地溜进厨房,将油纸包着的杏脯放在橱柜最上层——防止小桃那丫头偷吃。

"少爷回来了?"陈嬷嬷的声音从灶台后传来,吓了周桐一跳。

"嬷嬷您吓死我了。"周桐拍拍胸口,"巧儿和小桃呢?"

陈嬷嬷掀开锅盖,一股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面容:"徐姑娘在药圃收药材,小桃去河边洗衣裳了。"她眯眼打量周桐灰头土脸的模样,嫌弃地摆摆手,"快去洗洗,这一身味儿,熏得老身头疼。"

周桐讪笑着退出厨房,穿过小院拐角,来到专门辟出的洗澡间。这是前几天改建的,用竹帘隔成内外两间,外间更衣,里间沐浴。

推开竹帘,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扑面而来。外间的矮凳上整齐叠放着一套干净衣裳——靛青色的家常便服,雪白的里衣,连束发的布带都准备好了。周桐凑近闻了闻,衣物散发着淡淡的阳光味道,显然是今天刚晒过的。

里间的木桶旁放着一个小竹篮,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洗浴用品:左边是皂角粉,掺了桃花碎,装在半个葫芦瓢里;右边是薄荷叶,用细麻布包着,旁边还摆着一块丝瓜瓤做的刷子。木桶边缘搭着一条崭新的粗布巾子,角落里甚至点着一支安神的熏香,青烟袅袅。

周桐心头一暖。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只有徐巧做得出来。老王那老货能记得给他打桶水就不错了,小桃更是毛手毛脚,上次把他最好的那块松烟墨当炭块扔进了澡盆。

他脱下沾满硝石灰的衣服,发现里衣的袖口已经磨破了。正要随手扔在一旁,却瞥见矮凳上那件新里衣的衣角绣着几片青竹——那是徐巧的手艺。周桐不禁莞尔,这丫头嘴上不说,背地里却连他的里衣都准备好了。

木桶里的水温刚好,不烫不凉。周桐试了试,知道这是掐准了他回来的时辰准备的。他跨进桶中,热水立刻漫过肩膀,连日的疲惫随着蒸腾的热气一起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