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陈禹端着酒杯,走到柳文方和桓王世子面前:“今日能得此荣耀,全赖二位并肩作战,这杯酒,我敬你们!”
柳文方笑着与他碰杯:“是大家共同努力,才有这圆满结局,往后咱们还要一起为大唐出力。”
五皇子也凑过来,一脸笑意:“这次出征可太痛快了,等下次再有战事,我还得出份力!”
五皇子正和众人热闹的喝酒,皇上又递给德才公公一份圣旨。德才公公再次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五子南宫琪,品性纯良,英勇非凡,心怀家国。于此次吐蕃战事,不辞辛劳,日夜操持,舍生忘死扞卫国土,功绩卓着。特封郡王,谥号谨,迁居谨郡王府。并赐婚正二品忠勇将军陈禹嫡女陈映雪,陈映雪即日起入宫,由淑妃娘娘亲自教导皇室礼仪,着礼部选定吉日,二人完婚。钦此!”
五皇子南宫琪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跪地谢恩:“儿臣叩谢父皇隆恩!”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心中满是惊喜与感动。
陈禹也跟着跪地,脸上既有得此殊荣的喜悦,又有对女儿未来的期许:“臣陈禹谢陛下恩赐,小女定当恪守妇道,不负皇恩。”
满朝文武纷纷起身,拱手祝贺:“恭喜五殿下,贺喜五殿下!”“恭喜陈将军,贺喜陈将军!”一时间,大殿内道贺声此起彼伏。
南宫琪起身,走到皇上面前,深深一拜:“父皇,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日后定当更加勤勉,为大周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皇上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慈爱:“琪儿,你长大了,父皇相信你。这门亲事,也是希望你能有个贤内助,日后夫妻和睦,携手共进。”
淑妃在一旁笑着说:“陛下放心,臣妾定会悉心教导映雪,让她成为能与五殿下匹配的郡王妃。”
此时,陈禹走到南宫琪面前,郑重地说:“五殿下,小女自小被臣娇惯了些,若有不懂事之处,还望殿下多多包涵。”
南宫琪连忙说道:“陈将军言重了,陈姑娘能与我结为连理,是我俩的缘分。”
宴会继续,众人纷纷举杯,为南宫琪的册封和赐婚庆祝。南宫琪端着酒杯,望向远方,心中既有对未来王府生活的憧憬,又有对即将到来的婚姻的期待,他深知,人生即将翻开全新的篇章 。
众人欢声笑语不断,整个大殿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这不仅是对此次战功的庆祝,更是大周繁荣昌盛、人才辈出的象征,预示着在这些年轻才俊的辅佐下,大周将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宴会结束后,南宫琪满心欢喜地回到自己的寝宫。他在房内来回踱步,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幼年陈映雪的模样,尽管还未曾与她正式见面,但心中已充满了期待。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南宫琪早早起身,前往淑妃宫中探望陈映雪。踏入宫殿,便瞧见陈映雪正跟着淑妃学习宫廷礼仪。她身姿婀娜,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劲儿,举止虽稍显生疏,却难掩温婉气质。
陈映雪见南宫琪进来,脸颊微微一红,福身行礼:“民女见过五殿下。”南宫琪笑着摆手:“不必多礼,往后我们便是夫妻,随意些就好。”淑妃看着两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俩多亲近亲近,本宫先去处理些琐事。”说罢,便带着宫女们退下。
屋内只剩下南宫琪和陈映雪,一时有些拘谨。南宫琪率先打破沉默:“陈姑娘,你在宫中还习惯吗?若有什么需求,尽管提。”陈映雪轻声说道:“多谢殿下关心,姑母淑妃娘娘待我极好,一切都很顺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渐渐熟络。
另一边,礼部已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婚礼。尚书带着一众官员查阅典籍、推算吉日,又与内务府商讨婚礼规制、采办喜服珠宝。忠勇将军府也热闹非凡,陈禹忙着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绸缎、金银、古玩堆满了库房。陈夫人则亲自为女儿挑选陪嫁丫鬟,千叮万嘱要她们好好伺候郡王妃。
一年后,繁琐复杂的皇室规矩和礼仪完成后,婚期渐近。南宫琪忙于布置谨郡王府,挑选王府侍卫、幕僚,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陈映雪也在淑妃的教导下,熟练掌握了皇室礼仪,举手投足间尽显端庄大方。
终于,在半年和大婚之日来临。整个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谨郡王府门前,红绸高挂,宾客盈门。南宫琪身着华丽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前往忠勇将军府迎亲。一路上,鞭炮齐鸣,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羡慕这对新人。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南宫琪将陈映雪迎回谨王府。拜堂成亲、送入洞房,一系列仪式完成后,南宫琪轻轻挑起陈映雪的红盖头,烛光下,陈映雪娇羞的面容映入眼帘,二人相视一笑,从此开启了相伴一生的甜蜜生活,也在各自的位置上,为大周的安稳繁荣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