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想法一出来,就好像那雨后冒出的春笋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的莱塔尼亚选帝侯和巫王,那是相看相厌,互看互不顺眼。什么选帝侯让权了,然后巫王像得了失心疯一样开启暴政,还让叙拉古独立了。
旁边的卡兹戴尔那更没得说,根本就不消停。什么一窝蜂的组团当雇佣兵来搞卡兹戴尔边境国家的心态。又是将边境问题处理的一塌糊涂,想找也找不了一个话事人,毕竟卡兹戴尔那时候还没有摄政王。(应该说明面上是没有一个具体管事的)
这就以至于十几年内,关于卡兹戴尔边境的接壤国家基本上是没有的。
然后高卢出手了,拿钱买人。
莱塔尼亚这边也出手了,拿钱请术士。
两方都觉得很便宜,但最得意的,还得是特雷西斯。特雷西斯通过这场战争,那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大家都很满意,然后三个皇帝打一个皇帝。高卢的科西嘉一世觉得没什么问题,那就宣战吧。
然后,炎客来了,一切都解决了。
打仗吗?排兵布阵的。大家都各有底牌,各有各的军队,谁也不知道谁的军队更强,所以要想赢得战争,主要是看运气和田忌赛马的规则。
呃,据维多利亚的一位知名公爵所说:靠那点死运气却怎么打,怎么都能赢。这种就叫做气运加身的名将。
拼了命的往死里面打,怎么打怎么都能赢。这种就叫绝世不二的勇将。
炎客,就是气运和拼了命的代名人。
炎客是作为乌萨斯大元帅,直接带着乌萨斯的大集团军来的。麾下的将领着实不少,像有名的雅罗斯拉维奇(当然他本人死了,儿子还是有的)的儿子阿尔诺斯夫,虽然他的父亲表现实在让人发指。但他的儿子弥补了他父亲的大部分失误。
像这样的将领竟然都没有排上集团军的大将职位,可见这场战争带的都是些什么精锐了。
炎客刚来到莱塔尼亚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人可以迎接,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开个宴会,各自干各自的任务。
当时的莱塔尼亚形势非常乱,高卢的部队则不光分散,还遵循着往重要的要点打,打下来就能直接守。
大致说来,当时打的最凶的高卢将领到后面与炎客交手后纷纷落马。由于落马的那几位将领只写出了最有名的,这里特别罗列几个不出名的但是也很有名的副将。
路易,约瑟夫,费尔南,弗朗索瓦,达尔朗。蒂雷纳公爵,杜伦尼。
这些人的名字很多很长,但是都不用让人特别记住,只需要知道他们都是主将被干掉后,作为副将也被炎客顺手解决的将领就行。
以上这些人中,当时在高卢都是首当其冲,被高卢人民百姓看好的第二梯队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