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坚守与成长 自律与道德(一三零)(2 / 2)田野的变迁首页

逢年过节,柳琦鎏更是不会忘记舅舅。他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精心挑选适合舅舅的礼物。然后,他会亲自将这些礼物送到舅舅手中,与舅舅共度佳节。

每一次相聚,屋子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舅舅总是紧紧握住柳琦鎏的手,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他感慨地说:“琦鎏啊,有你这样的外甥,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柳琦鎏听后,只是微笑着回应道:“舅舅,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对我也一直很好啊。”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柳琦鎏的努力和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舅舅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而柳琦鎏自己,也从这段经历中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这个小小的村庄依旧平静地生活着,但在每个村民的心中,都留下了柳琦鎏这份深沉的爱与责任的故事。

这一天,柳琦鎏家格外热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温暖而明亮。四个姨姨结伴前来探望舅舅,大家围坐在客厅里,欢声笑语不断,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琦鎏这孩子啊,真是把他舅舅照顾得太好了,我们都放心啦。”大姨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可不是嘛,看他舅舅现在的精神头,比以前可好多了。”二姨附和着,眼神中满是对柳琦鎏的赞赏。

就在大家谈笑风生之际,柳琦鎏的母亲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和谐:“虽说琦鎏照顾舅舅辛苦了,可那柳家街的老宅子,总不能就这么归了琦鎏。我寻思着,要不送给琦鎏的二姐,或者给琦鎏的弟弟也行。”

听到母亲的话,柳琦鎏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直视着母亲的眼睛:“妈,当初四个姨姨和您都同意了由我来照顾舅舅,那舅舅的宅基地和土地自然就该是我的。您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母亲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你这孩子,都是自家人,给谁不是给?”

柳琦鎏坚决地摇了摇头,声音坚定但不失温和:“妈,这不是给谁的问题。当初既然做了决定,那就得遵守。您这样随意更改,会让大家心里都不舒服,万一引起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纠纷,那可怎么办?您想想,您和父亲他们这一代,兄弟姐妹之间因为各种事情闹得矛盾重重,亲情都淡了,来往也少了。我可不希望咱们这一代也重蹈覆辙,闹得骨肉相残,分崩离析。”

四个姨姨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琦鎏说得对,既然定好了,就别改了。”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支持。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虽然她知道柳琦鎏的话有道理,但她心中的不满并未完全消散:“那二姐和你弟弟也都眼巴巴盼着呢。”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心。

柳琦鎏耐心地解释道:“妈,二姐和弟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不能总想着靠这些不劳而获。再说了,现在宅基地不值钱,我照顾舅舅也不是为了这宅基地,而是尽一份孝心。”

母亲叹了口气,似乎被柳琦鎏的话语打动,但内心的纠结并未完全消失:“唉,好吧,是妈想得不周全。”

柳琦鎏见母亲松了口,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妈,您能想通就好。咱们一家人就该和和睦睦的,互相支持,别为了这些身外之物伤了感情。”

然而,尽管母亲表面上接受了柳琦鎏的意见,但她的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一丝不满。这种情绪如同一颗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悄然生根发芽。每当看到二姐或弟弟时,她的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涟漪,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遗憾和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微妙的情绪逐渐影响到了家庭氛围。二姐和弟弟开始察觉到母亲的态度变化,心中难免产生了一些猜疑和不安。尽管柳琦鎏尽力维持家庭的和谐,但他深知,母亲的内心并未真正释怀,这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柳琦鎏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默默祈愿:希望家庭的温暖能够战胜一切分歧,让亲情的力量永远维系着这个家。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他愿意用自己的爱与责任,守护这份珍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