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工厂的屋顶上时,柳琦鎏已经踏上了通往厂房的小径。他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头戴一顶洗得有些褪色的帽子,步伐坚定有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和新鲜泥土的气息,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工业气息。走进熟悉的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如同晨钟般迎接他,宣告着忙碌的一天正式开始。
柳琦鎏所在的班组共有二十三人,每个人都像是精密机械中的一个齿轮,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推动着整个生产线的顺利运转。
走进清洗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巨大的水池,数百装满经过粉碎机粉碎的塑料制品编编织袋被解开袋子倒入水池中。这些水池里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光,仿佛一片片蓝色的镜子。水池旁边矗立着一台巨大的搅拌机,它的叶片如同巨人的手臂,在水中不停地搅动,溅起层层水花,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搅拌机不仅有效地清除了经过粉碎机粉碎的塑料制品表面的污垢,还确保了每一个塑料制品都能得到充分的清洗。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进车间时,清洗车间的三个工人们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小王和他的同事们将一车车装满塑料废品的编织袋从广场运到这里,然后逐一投入水池中。随着搅拌机的转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水花四溅,打湿了工人们的衣袖,但他们毫不在意,脸上带着专注和坚定的表情。
“老张,你那边再加几个袋子!”小王一边指挥着同事,一边用长杆钩子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袋拉回池中心。“好嘞,马上来!”老张应声答道,迅速把手中的编织袋扔进了水池。
经过一段时间的搅拌后,清洗好的塑料废品被捞出水面,通过一条长长的输送带传送到紧邻的二楼填料车间进行称重装袋。这条输送带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贯穿整个车间,将清洗与后续处理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它由坚固的金属链条和宽大的传送板组成,每一块传送板上都刻有防滑纹路,确保塑料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滑落。
沿着输送带的方向望去,可以看到水滴顺着塑料废品缓缓滑落,形成一道道晶莹的水线。偶尔,一些顽固的污垢会粘附在塑料表面,需要工人用手中的刷子仔细清理。这时,你会听到刷子与塑料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夹杂在机器的轰鸣中,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工业交响乐。
“小李,这边有几个袋子没洗干净,你再过一遍吧。”小王对旁边的年轻工人说。小李点点头,熟练地拿起刷子,蹲在水池边仔细地刷洗着那些不够干净的塑料废品。他的动作敏捷而精准,不一会儿,原本沾满污垢的塑料袋就变得干净如新。
在这个车间里,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但又相互支持。无论是搬运、投放、搅拌还是检查清洗效果,大家都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每当遇到难题,他们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确保生产线的顺畅运行。
“大家注意了,今天要处理的量比平时多,咱们得加快速度!”班长赵哥大声提醒道。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参与到工作中,示范如何更高效地操作设备。“没问题,赵哥,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工人们异口同声地回应道,士气高涨。
尽管清洗车间的工作环境相对潮湿且有些嘈杂,但这里的每一位工人都充满了干劲和热情。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一种方式。每天看着一袋袋干净的塑料废品被送往下一个工序,他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高温脱水车间里,三位男操作工神情专注,他们的眼睛紧盯着悬空高温大罐上的参数变化,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见证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其中一个叫李师傅的老员工,经验丰富,一边仔细检查温度计,一边对旁边的新手小张说:“记住,这温度不能超过280度,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
打包车间内,与柳琦鎏年龄相仿的女工们动作敏捷,她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得产品迅速而有序地被包装好,准备运往各地。赵姐是打包车间的班长,她一边指挥大家工作,一边笑着说:“咱们这活儿虽然累,但收入稳定,还能攒下钱来。”她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干劲。
而在纺丝车间,无论是楼下那五位女工熟练的操作纺丝机组,还是楼上喷丝间中柳琦莉和他的同事们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个喷丝头的状态,大家都在为保证生产质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特别是负责喷丝配件高温处理的两位同事,他们深知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工作时总是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刘师傅正在调试一台新进的喷丝头设备,他一边操作一边对旁边的徒弟说:“这个型号的喷丝头特别容易堵眼,一定要注意观察。”
中午十二点,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响,大家纷纷涌向食堂。柳琦鎏和几位工友坐在一张长桌旁,边吃饭边闲聊。“柳哥,你以前是做啥的呀?咋这个岁数了还来厂里干活?”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好奇地问道。柳琦鎏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以前啊,做过不少事,跑过运输、打过零工,现在为了家里的生活稳定些,就想着在车间里找份踏实的工作。”一旁的女工小李接过话茬:“咱们这活儿虽然累,但起码收入稳定,还能攒下钱来。”
午后,意外发生了。由于长时间使用,喷丝头出现了大面积堵眼漏丝不畅的问题,需要立即更换。只见经验丰富的师傅们迅速行动起来,柳琦鎏在一旁认真观看学习,从高温炉中取出温度适中的喷丝头配件,再由两名工人小心翼翼地将它搬运至喷丝间,并精准地安装到位。这一过程不仅考验技巧,更需要团队间的紧密合作。期间,有人开玩笑说:“这喷丝头比我家孩子还重呢!”引来一阵轻松的笑声,缓解了紧张的工作气氛。
“老柳,你看好了,先要从配件高温炉里取一个喷丝头配件,温度低的喷丝头配件换上去会影响出丝顺畅。”刘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解释道。柳琦鎏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更换喷丝头的过程复杂且耗时,每个喷丝头重达数十斤,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柳琦鎏和另一位同事合力抬起喷丝头,小心翼翼地将其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