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这边刚安排完,苏蕾、裴若雪和圣源就拎着筐出门捡柴火去了。
苏蕾拎的是林照之前给她用芦苇做的筐,裴若雪和圣源拎的是林照和贝尔贡献的筐。
这个时候讲究一个齐心协力,就不那么分清楚你的我的了。
他们居住的农家乐后面就是大山,山脚下就遍布着许多的树林,还有许多干枯的草丛。
这些都可以用来燃烧。
“做饭使用的柴火不多,各种燃料都行。但是咱们烧炉子的话,最好还是多捡一些大块的木头,这样耐烧一些。”苏蕾提议道。
她之前在红色山区支教的时候,住在当地学校建造的职工宿舍里面,冬天的时候也烧过炉子。
说是职工宿舍,其实就是农村的土房子。
那边冬天也特别寒冷,比农家乐条件艰苦多了。
职工宿舍内,虽然财政拨款后,给支教的老师们装了空调。
但是前几年,山区的电力设施还比较落后,三天两头停电不说,但凡是电力消耗量稍微大点的电器同时运转,就能分分钟钟停电。
所以即使是装了空调,比没有也强不到哪里去。
每到冬天的时候,她就和同样来支教的几个老师,一起在宿舍里面烧炉子。
为了避免室内一氧化碳中毒,还得开窗,勤通风。
不过好在现在国家富强了,通过财政补贴和公益基金组织捐款的形式筹集到了许多资金,用于做农村学校的免费学生食堂。
那会的时候,她厨艺还不及现在。
全靠学校食堂的饭菜续命。
回忆着之前支教时候的画面,她嘴角勾起了笑容。
将斧头、锯条都扔到筐里,几人开始捡起了树枝。
林照三人则是拎起了水桶,走向了另一处河面。
这条河跟之前被网红围堵的河流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这条河没有之前的河流宽阔,但是对于他们几人的用水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林照、贝尔和王智一人拎了两个水桶,用库房里面放着的扁担,将空桶放在扁担的左右两边。
还带上了一些凿冰取水的小工具。
几人来到河流的冰面中间,放下手中的扁担。
林照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科普道。
“在野外寻找水源生存的时候,我们尽量选择河流的上游。避开下游的居民区和工业区,优先选择清澈、有水生植物的河流。”
【不懂就问,为什么不选择房子外面的冰雪呢?毕竟雪化了就是水啊?】
【我也不懂,为啥跑大老远的来挑水。】
【加一,感觉直接煮雪多方便。】
林照看着直播间的弹幕,解释道:“外面的雪很多地方都已经被踩脏了,还剩下的那些干净的雪也需要去外面挖掘。”
“虽然获取起来比打水更方便,但是同样体积的雪花,融化后的雪水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如果用水量大的话,需要反复外出获取,这样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
“而且因为没有向赵导支付浴室使用费用,所以我们还需要自己烧水洗澡,即使是一周洗一次澡,也需要不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