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文化主题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成功,让林瑶和苏清婉站在了新的事业高峰,但她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下一段征程的热切期待。在办公室里,两人对着铺满桌面的全球地图,谋划着打造综合性全球文化体验平台的蓝图。
“苏清婉,要实现这个平台,技术升级和内容拓展是关键。”林瑶指着地图上标记的各个文化区域说道。
苏清婉点头,目光坚定:“没错,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迫在眉睫,它不仅能保障数据安全,还能解决跨国合作中的版权归属难题,确保每个参与文化资源提供的国家和团队权益得到保护。”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首先联系了在区块链技术领域颇有名气的科研团队,探讨合作可能性。在与科研团队的初次会议上,技术专家们对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文化体验平台的设想表示出浓厚兴趣,但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文化数据种类繁多、格式复杂,要将它们整合到区块链系统中,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数据标准和加密方式。”一位年轻的技术骨干皱着眉头说道。
林瑶认真倾听后回应:“我们可以组建一个联合攻关小组,由你们的技术专家和我们团队里熟悉文化数据的成员共同参与,一起研究出可行的方案。”
经过数周的日夜奋战,联合攻关小组取得了初步成果,设计出了一套适用于文化数据的区块链架构。但在实际测试中,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区块链的运行效率无法满足平台实时交互的需求,用户在切换文化场景时出现明显卡顿。
林瑶和苏清婉没有被困难击退,她们组织团队成员再次进行头脑风暴。一位资深程序员提出:“或许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架构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将常用的文化数据存储在本地节点,减少数据调用时间。”
这个建议得到了团队的认可,技术团队迅速投入到改进工作中。经过反复调试和优化,区块链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了平台的使用要求。
与此同时,内容拓展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林瑶和苏清婉带领团队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洽谈。他们的足迹遍布欧洲、亚洲、大洋洲,每到一处,都深入当地文化机构、历史遗迹,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宝藏。
在与欧洲某国的合作中,对方对平台的盈利模式提出了质疑。该国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严肃地说:“我们很欣赏你们传播文化的理念,但我们也需要确保合作能为我们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毕竟文化传承也需要资金支持。”
面对质疑,苏清婉从容地解释:“我们计划通过会员订阅、广告投放以及与旅游机构合作等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不仅能让平台持续运营,还能为合作方带来分成收益。同时,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提升,也将间接促进当地旅游业和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经过一番深入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类似的洽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上演,林瑶和苏清婉凭借着真诚和专业,逐渐积累起丰富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