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突厥内部亲唐势力与周边部落的积极回应,大唐朝堂的紧张氛围稍有缓和,但林瑶与苏清婉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巧妙利用这一有利局势,在不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前提下化解危机,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关键难题。
林瑶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苏清婉则在一旁仔细翻阅着关于突厥各部族势力分布与内部关系的密报。许久,林瑶停下脚步,说道:“清婉,如今我们虽有内应与盟友,但突厥可汗手握重兵,若行动稍有差池,仍可能引发一场恶战。”
苏清婉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所言极是。我们需制定一个详细且周全的计划,不仅要让突厥可汗投鼠忌器,还要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一举制敌。”
二人商议许久,决定先从情报收集与分析入手。他们召集了朝中最精锐的情报人员,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突厥的情报小组,深入突厥境内,密切关注突厥可汗的一举一动,以及亲唐势力和周边部落的动态。同时,加强与边境守军的联系,确保军事部署能够根据最新情报灵活调整。
在朝堂之上,林瑶再次召集众臣商讨对策。“如今,我们已与突厥内部亲唐势力及周边部落取得联系,他们愿意配合我们行动。但如何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诸位爱卿出谋划策。”林瑶目光扫视众人,神情严肃。
兵部尚书李明远率先发言:“陛下,臣建议趁此时机,在边境集结重兵,摆出强攻的态势,给突厥可汗施加压力。同时,让亲唐势力在突厥内部制造混乱,分散其兵力。待突厥内部人心惶惶之时,我们再联合周边部落,从多个方向发动攻击,定能一举击败突厥。”
“李尚书的策略虽有可取之处,但过于激进。”苏清婉接过话茬,“战争一旦爆发,即便我们获胜,也难免会有伤亡,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应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时,一位年轻的谋士站了出来,此人是新近提拔的幕僚张宇。他恭敬地向林瑶和苏清婉行礼后,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微臣有一计。我们可利用突厥可汗多疑的性格,散布假情报,让他误以为我们的主力部队将从某个方向进攻,从而将他的兵力吸引过去。与此同时,我们暗中派遣精锐部队,与亲唐势力里应外合,直捣突厥可汗的王庭。只要擒住突厥可汗,突厥群龙无首,自然不战而溃。”
林瑶听后,微微点头:“此计甚妙,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我们必须确保情报的真实性和保密性,不能让突厥可汗察觉我们的意图。”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朝堂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一方面,在边境虚张声势,集结大量兵力,做出强攻的假象,吸引突厥可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秘密挑选五千精锐骑兵,由李明远亲自率领,与亲唐势力约定好时间和暗号,伺机突袭突厥王庭。同时,苏清婉负责联络周边部落,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出兵支援。
作战计划确定后,各方迅速行动起来。边境的军队开始频繁调动,军旗招展,战鼓喧天,一副大战在即的模样。突厥可汗果然中计,他将大量兵力调往边境,加强防御,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他的王庭。
李明远率领的精锐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向突厥王庭进发。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避开了突厥的巡逻队。当他们抵达预定地点时,亲唐势力早已在此等候。双方迅速会合,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向突厥王庭发起了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