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文臣武将(2 / 2)击水遥问天首页

杨继之早有耳闻,对二人神交已久,今日竟然在黄将军府上有缘相见,知道西面上首年长者是虞允文虞大人,下首年轻者便是状元张孝祥张大人,杨继之心中钦佩,起身抱拳施礼。此时,黄佐将军亦将杨继之的身世说出,虞张二位大人得知杨继之就是抗金名将杨再兴之子,登时肃然起敬,急忙起身回礼,心中感慨万千。

大家落座后,黄佐将军的目光落在钟子义脸上,曾在永州张浚府上见过,知道是江湖侠客,却不记得名姓,于是说道:“这位壮士与老夫有过一面之缘,却不知尊姓大名。不过,既然是司马帮主的朋友,那就是老夫的朋友。”

钟子义自从走进客厅后,心中不知是激动还是感慨,见到黄佐后,感觉他较数月前在永州之时又老了些许。记忆中的那位青年将军模糊的出现在眼前,那时候自己只是几岁的孩子……钟子义心说真是造化弄人啊,转眼间二十多年,他又岂能认出我呢!

钟子义正在胡思乱想,闻听黄佐老将军所言,起身抱拳道:“晚辈姓钟,数月前曾在永州张大人府上见过黄大人。今日受司马帮主之托,有一蜡丸需要亲手交到黄大人手上。”钟子义探手入怀摸出一个蜡丸,走过去恭恭敬敬地呈上。钟子义心想先将帮主所托之事办了,自己的事情相机行事吧。

黄佐接过蜡丸,并未急于开启,目光移向钟子义,想起在永州之时,张浚老将军的生日宴席上,坐在司马帮主身边的那位年轻人。黄佐将军点头道:“请钟大侠见谅,那日宴会上人多,老夫老了,记性不好。钟大侠可知道蜡丸的来历么?”

“此蜡丸是司马帮主率领丐帮弟子舍命抢得,有多名丐帮弟子为此丢了性命。”钟子义郑重回道,“那日晚辈尾随关东三雄葛老三至南浔,眼见完颜顺等人与丐帮众人周旋,葛老三被司马帮主当场打死,在其身上抢得这个蜡丸。”钟子义并没说出自己如何出手相救,只觉无需在此炫耀自己。

杨继之称赞道:“三位大人有所不知,这位钟兄弟武功着实了得,曾经两次救过丐帮司马帮主的性命。”

听闻此言,钟子义虽然没有往下多说甚么,在座众人皆已想到那场你死我活的惨烈场面,无不心中肃然,迫切知道这个蜡丸里究竟藏着甚么东西。钟子义同样好奇,也是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只见黄佐将军手指轻轻一捏,蜡丸碎裂,里面露出一个纸团,揭去外面包裹的三层蜡纸,里面是一个小纸团。黄佐老将军展开纸团只见上面有两首诗词,更有一幅地形图,细看之下,发现竟是江南山川地形。不觉眉头紧皱,疑惑间,将这张纸递给身边虞大人。虞允文和张孝祥一起观瞧,一时也是一脸的茫然。杨继之忍不住好奇道:“请问大人这纸上面写的甚么?很重要么?在下可否一瞧?”

张孝祥拿起这片纸,离开座位走向客厅中间,将手中纸条递与杨继之,转身将双手向身后一背,在厅中踱步吟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稍作停顿,语气一变,却是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纸上所写的诗词与张大人所诵完全一致,杨、钟二人互相对视一眼,会心一笑。杨继之朗声道:“张大人过目不忘,在下佩服!”张孝祥仰天一笑,敛容正色道:“杨壮士过奖了。第一首是词界前辈柳永的《望海潮》,后面那首诗则是当今乡野诗人林升的作品。林老先生隐居山野却是忧国忧民,令我辈在朝为官者情何以堪!大家也许对林升老先生知之甚少,但是其子林雄应该都知道吧。”黄佐将军惊道:“张大人所说的林雄,莫不是绍兴二十七年武状元林雄吧。”张孝祥道:“正是此人!”杨继之将纸条交回黄佐手中,感慨道:“堂堂武状元竟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不可思议。”黄佐道:“二位壮士同是武林中人,不妨与这位武状元切磋切磋,以武会友。”钟子义与杨继之皆道:“在下正有此意。”二人心中不服,只怕这武状元浪得虚名,一旦相遇必定让他难堪。黄佐只是出于好意让他们切磋武功,却激起了这二人的好胜之心。

黄佐的心思全在这张纸上,只顾低头细看纸条,似乎明白了甚么,忽道:“二位大人,这纸上地形图,定是金人觊觎我大宋江山,不怀好意。只是这两首诗词写在纸上是何道理?老夫愚钝……猜不出其中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