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贾灵偷偷把帷幕拉开一条小缝,又看了一眼舞台前方,而后马上就拉紧了起来。
“糟糕了,真的糟糕了!这死胖子,还说徐导很温和,完全不骂人,这话说的,这和开口骂有什么区别?”
贾灵沮丧着个脸对着小品导演李玫说道。
“放心了,你没听到徐导刚刚说的嘛,只是针对小品本身,并不针对小品演员,他之前甚至先夸奖了几位小品演员演的好嘛。”
李玫指了指自己,“他要是骂,肯定也和刚刚一样,骂的是我这个小品的导演和编剧,肯定不会骂到你们头上去了。”
“行了行了,快准备吧,台下都要点评完了,咱们马上就要上场了。”
听到李玫的催促,贾灵才反应过来,随即点了点头。
的确,前方已经没有什么声音传过来,看起来她们的小品马上就要上演了。
她们这次要演的小品,名字叫《每逢佳节必催婚》,聚焦了当代年轻人逢年过节就被长辈催婚的社会现象。
贾灵在小品中扮演催婚的妈妈,张小翡扮演被催婚的女儿翡翡。
小品的背景是,父母担心担任扶贫志愿者的女儿翡翡忙于工作耽误了婚姻大事,于是决定各自为女儿选定一位男朋友来家里过年,希望能催促女儿成家立业。
父亲??暗中联系翡翡的小学同学龙龙,认为他“老实听话好驾驭”,并教唆其主动追求女儿。母亲??则找来职场精英张维维,当面称其为“女婿”,要求其用浪漫氛围向翡翡表白。
翡翡回家后,父母明嘲暗讽其单身状态,母亲递橘子暗示“找伴”,父亲借剥蒜调侃“蒜都有瓣(伴)”。翡翡被迫坦白已有男友嘉嘉,父母却因前两年女儿“雇假男友”骗局而怀疑。
当龙龙上门后,试图向翡翡表白的时候,翡翡的真男友嘉嘉登场。嘉嘉和龙龙展开了一轮交锋。
而父母还在怀疑翡翡的男朋友嘉嘉究竟是不是她的真男友。当看到翡翡把5000元递给嘉嘉的时候,父母直接爆发,认为翡翡又骗了他们,找了个假男友上门。
当父母准备赶走嘉嘉时,翡翡亮出了两人在扶贫工作中共同研发的果树增产报告,证明了嘉嘉的真实身份。嘉嘉最后拿出一根果树苗向翡翡求婚,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父母也终于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催婚,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舞台上,贾灵和张小翡终于演完最后一幕的时候,两人默默的靠近,手握在一起,而后向台下的几位导演鞠躬致意。
此时的贾灵,心已经直接到嗓子眼了。
她完全不知道,接下来徐腾会怎么评论她的小品。是不是会像上个小品一样,也直接就开口大骂?
舞台下方的徐腾,此时已经拿起了话筒。
“再次说明,我接下来的评论,只针对这个小品本身,对台上这几位刚刚的演员,我是非常认可的,大家都非常棒,演的惟妙惟肖。
这小品的整体完整度都是挺好的,但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它冒犯的人有点太多了,或者简单来说,我觉得这个小品如果就这样放到春晚的舞台上去,直接就这样演出来,那实在太容易被观众骂了,因为它实在得罪了太多的人。”
冒犯?
得罪了太多的人?
台上的贾灵,听到台下徐腾说的话,直接就糊涂了。
什么叫得罪了太多的人?
她就演一个小品,哪里会得罪什么人?
而且,她是一个笑星啊,是最需要观众缘的,怎么敢得罪观众啊!
她到底得罪哪里的观众了?
“得罪哪里的观众了?首先,就小品开头这里,我感觉就已经被冒犯了。”
“你今年28,一人挣钱一人花,来年闺女就29,赶紧找个男朋友。横批,单身是狗。”
“什么叫单身是狗啊!单身是狗?这谁扛得住啊?我一单身的人,直接就变成狗了?我真的不敢想象,当这小品放到春晚的舞台上,尤其是年三十这么阖家欢乐、家庭团聚的时候,从电视里面传出‘单身是狗’这么一句时,咱们全国大概上亿的单身群体是什么感受。
真的,我感觉这有点冒犯了。
我们说,单身狗是自嘲、是自我调侃,这没啥问题。但是单身是狗就有问题了,我单身,我就是狗了?你这直接就是骂人啊,这也太不尊重我们这些单身人士了吧。
我觉得,我们需要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也要认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尤其这是春晚的舞台,是面向十几亿观众的舞台啊,不分场合的去玩梗,这就像小品中的那捆鱼一样,就真的很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