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日志全都是由系统自动记录下来的,其中并没有提到,精灵们为何要远走他乡,只能看出飞船的原始目的地,是一个远在60光年外的恒星系——把各种单位换算过来以后,杜泽有点惊讶的发现,那个坐标,居然在人类联盟的范围内。
作为一艘技术含量不高,且载重较大的亚光速飞船,“避难所号”的最大航速,不过百分之一光速,也就是每100年,才能跨越1光年的距离。
以这样的速度,要抵达目的地,足足需要6000年的时间。
“避难所号”自带了一套能为乘员提供物资的循环系统,保证了基本的水、空气和食物的供应,但既没有休眠仓,也不能把人冷冻起来,更不会限制乘客的自由。
最早的20754名乘客,在大概40年以后,就变成了26831名。
80年以后,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7559名。
精灵的繁殖方式,和人类近似,都是两性生殖,只是孕期较长,且发育相对更慢。身在飞船中,失去了行星大气的保护,过量的宇宙辐射或许对他们的生殖能力造成了一些影响,却没有断绝他们繁衍后代的能力。
到了第100年,也就是刚刚完成1/60的旅途时,飞船上的乘客,已经有整整40000名。
从次年开始,乘客数量,突然出现了大规模的下滑。
“避难所号”的中控主机,是根据配发补给品的数量,来确定乘客数目的,只要这些乘客还需要吃饭喝水,记录就是大致可信的。
受到人口暴增,远远超出了循环系统的供应能力的影响,中控主机不断削弱平均到每个人的配额,但还是难以维系。飞船上携带的补给是极为有限的,面对这种预想中考虑到了的极端情况,中控主机获得了更高的权限,来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其设计者的意图,中控主机绝不能伤害乘客,顶多是让他们吃的少一点,喝的少一点,来设法度过艰难的日子,直至事态出现转机。
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指令,即“让乘客尽可能长久的存活,直至安全到达目的地”,中控主机采取了另一种思路。
它开始在空气中添加一种化合物质,主要用途是刺激大脑中的特定区域,诱发冲突和暴力行为,并在安全范围内,间歇性的调整剂量,确保了每个乘客的情绪都极不稳定。
接着,食物供应停止了,长达一周。
七天不吃饭是不会饿死人的,但突如其来的物资匮乏,引发了恐慌、混乱和一系列恶**件。
在这次‘测试性质’的食物匮乏中,乘客数量锐减了4517人,高达总数量的11%以上。
另有12508人不同程度受伤。
这还不够。
远远不够。
“避难所号”最多只能让30000人在其中稳定生存上千年,一旦超过这个规模,就会破坏整个循环的平衡性,最终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从乘客数量第一次突破预设的40000人警戒线以后,中控主机按照指令,解锁了更多的权限,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