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3章 定价随意卖(2 / 2)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首页

由原来政府部门工程招商变成自己当总包工头吗?

“大商总揽盐引之后再卖给各地小商,盐引的转卖,价格势必会上涨。陛下,朝廷可两个月给盐运司一定数额的盐引,只要是有人按票额给银,就可以买到盐引,去盐场拿到对应数量的盐。然后盐运司再用银两来户部领取盐引,如此反复。户部收的银两就是国库赋税,谁也不敢拖欠!”

“不管张三,还是李四?都能买到盐引?”

“不管何人!拿银子来就卖。”石珤肯定的道。

“怎么售卖?”

“臣想着,一县之地,总有那么几家卖米豆的店家,这卖盐的铺子也可以有三家四家。把有司的盐引做好划分,规定其盐只能去某地贩卖。”

“如果放开,某县之人看到贩盐有利可图,多人都去买了盐引贩盐,会不会形成冲击?如何是好?”

“一张盐引价格不低,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他们也不会去做这个商人。贩卖之人,多还是原来的那些商号,店铺,这些人最是会见风使舵,不会一股脑儿的都想着贩盐。”

石珤心中暗笑,陛下是不会明白这市井之间的勾当。

能开米豆店铺,茶叶店铺,卖盐铁的这些店铺,哪一家是平民老百姓做的了的行当?

大都还是被本地的士绅大族给把持了。

他的这个提议,只是把这块蛋糕给重新分配罢了。

由原来的一家独占到现在能有几家一起分。

“那如果当地豪强把持了整个县的盐售卖呢?”

“陛下,一县之地,都会有那么几个大的家族,不可能会有人做到只手遮天。贩盐有利可图,盐引可随意购买,哪里还会让其中一家独霸,会是几家争抢,或者私底下几家协商份额。”

“嗯!那如果某地有在京为高官的地域呢?卿的老家在藁城。你们石家肯定是豪门大族,如果你族人想要把持售卖,本地有人敢和你家族之人抢这个算是捡钱的生意?”

“老臣认为,这样的情况肯定会有,也禁绝不止,与其去堵,还不如去疏导。朝廷下旨,一州一府的售价都是固定的。定个合适的价格,让商号有钱赚,至于百姓是去张家还是去李家店铺,这个无甚区别。”

怕一家垄断,价格过高,家中幕友出了这样个主意,朝廷定个价格。只要盐价不高,那百姓就不会说什么,至于贩卖盐的掌柜是谁,这个并不重要。

“价格相同,就看哪家店铺掌柜小二的服务态度了。能吸引百姓来他家购盐。价格要强制规定?”

“对,价格定死,最好是三年一个周期。然后做到一省一个价格,根据盐场到所在店铺县域的距离远近,定个不同的价格,让商家有利可图之外,也能保证百姓吃到价格低廉的盐巴。”

“那如果灾荒年间呢?店家不会趁火打劫涨价吗?以往年间,那些粮店靠囤积的粮食然后大捞一笔,发黑心财的人不在少数。”

“臣认为有可能,还是得朝廷下旨。就像您以前派去江西赈灾那次一样,谁家米豆店铺敢趁机涨价,事后再来算账。相信以后这样做的店家会很少。”

“加上盐的囤积和米豆不同,占不了多少地方也能存放良久。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每个县衙都存放一批,以应对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