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擒城噩耗,突破三层(2 / 2)摩天纪首页

“拿下玥杨城之后呢?靠什么能够守住它?那姓岳的肯定会想方设法再次夺回,到那时候又会重蹈擒城聚宝楼的覆辙,曲长老可曾想过。”

“这个......若是敌人来犯,就和他们拼了。”

“可,若是如此,丐帮真就被覆灭了。”

曲长老冷静下来恭敬地说道:“还请上官姑娘指点。”

“小女子不敢。我想应当效仿楚箫庭师弟的办法,把这玥杨城变成太史庄。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去占据一方。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团结其余的丐帮弟子,虽然他们之前跟着荃清,但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皆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的他们也颇受到林家人的迫害,所以只要我们能让他们自愿回到丐帮并加以帮规约束,就能迅速壮大我方的实力。再次我们可以把林家的财产和粮食按需分配给城中百姓,好好安抚,让丐帮能与城中百姓同舟共济度过难关。之后让大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样一来即便是强敌来犯,我们亦可一战。或暂避锋芒,待到敌人疏于防范的时候,我们再联合城中百姓进而攻之,给敌人造成严重的打击。依此法彼消我长,直到我们有能力和力量来守住这整个玥杨城。”

曲长老缓缓点点头:“看来这是一场长期的战斗,双方都在不断消耗中。”

“不错。显然我们的敌人更需要不断争取时间,而我们在这里形成长期牵制,这样如同与五灵山和峨眉山遥相呼应,从外围牵制华山派和天盟会的势力扩张。”

“就依上官姑娘所言,五灵山和峨眉山都已经联手了,林家抽调了大批高手前去支援,我们这里也要马上开始行动起来,起码也不让他们好过。”

“首先我们要制定好攻取林家的计划。”

“请姑娘全权负责,该怎么办,我们大家全听上官姑娘的。”

“那小女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日后众人开始实施攻打林家的计划。上官采用的是引蛇出洞、各个击破的办法。先是在夜里偷袭了城南的仓库,假意放火焚烧仓库,实则偷袭。那城中林家的人出城支援,又中了设下的埋伏,于是丐帮的弟子杀出全部歼灭了对方。与此同时,炀仪等五人杀入林家,活捉了那张首领,并把他押在城门之下。他平日里最能欺压百姓,竟被百姓们活活打死。得知是曲张老他们回到了玥杨城,很多丐帮弟子纷纷来投。丐帮宣扬与城中百姓本是一家,并开仓放粮给大家,得到了百姓的一致爱戴。

之后炀仪在城北丐帮的旧址寻找了三日,也没发现庄义大侠所说的那棵残阳老树,甚至没有找到一棵树。而且上官说这里没有布置什么阵法,也许庄义大侠记错了?

再过三日炀仪还是一无所获,渐渐地也失去了耐心。之后他们翻遍了整个丐帮旧址也没发现那本秘籍。这些天里,上官忙着帮助曲长老理顺帮内事务,也没顾得上炀仪这边的事情。冰漓则是抓紧时间修炼自己的独门武功,张祯山闲暇时给她送些吃的和水;常乐也在不断修炼自己的地火之功,最近他的进步颇为明显,内力已小有所成;只有炀仪还在苦思庄大侠所说的《亢龙神掌》到底在何处?一连六七日后,上官决定赶往惜城。

在去惜城的这一路上,还真就遇到不少强盗土匪,似乎和平日里比起来颇有些不寻常。首先是,遇到的每一波强盗土匪的人数并不算多,大约就是二十几人,虽然所有人都蒙着面,但也能看出他们不是一般普通的强盗,从武功强弱和路数来判断,倒像是各种各样的江湖人士。他们还都骑着快马,见有人来便一拥而上。上官云怡还发现,每次交战都能遇到两三个会华山剑法的人,不用多说肯定是收到华山某人的命令,他们才在道路上截杀过路的行人,其目的何其清楚。由于其中有华山的败类,炀仪等人再无顾忌,一路上大开杀戒杀出一条血路,尤其是炀仪,似乎暴戾之气日益膨胀,有时候就连常乐他们四个都觉得他有些出手过重。

由于对方总是骑着快马,这倒是给他们五人提供了便利,五人一路上都有快马赶路,很快便接近了惜城。炀仪一路上总是心事重重,还是被常乐看出并一语道破。

“大哥,你是不是很担心村子里的人?”

“知我者,常乐兄弟也。”

“不用担心,村子离惜城不远,强盗们不敢来。再说还有村里的几位猎户大叔,他们都是好猎手,他们都很有战斗经验,二三十个都不在话下。”

“嗯,没事就好。”

炀仪和常乐记得在那个小村子里生活了三个多月,村民们对他们两人如同亲人一样。炀仪和常乐两人一起与村民们盖房子,砍柴打猎,还和村里的猎手们一起出生入死,消灭掉很多来犯的土匪强盗。炀仪和常乐都很怀念那里的生活,尤其是炀仪,他总是在不经意地把小村子和自己长大的五灵山东村做比较,仿佛这里就是第二个东村一样,他真的不希望这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心里越想越是慌乱。

“大哥快看,惜城快到了。那个方向就是小山村,村老爹正等着我们呐。”

常乐说完,高兴的疾驰向前。四人抬头远望,晚霞映红了前边的半边天,一边是惜城,一边是常乐疾驰留下的一道飞尘,构成了一幅戈壁滩上最美的画面。众人拍马追赶常乐,一时间欢愉的吼叫声响彻天际。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已经能看到小山村了,那袅袅炊烟仿佛是来欢迎炀仪等人的,这时炀仪和常乐的马更快了,二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亲人们。

怎么有些不对劲,村里什么时候多了些马匹。再仔细瞧,一支马队从村里出来,向北而去,只留下悄然消失的绝尘。随着越来越近,炀仪他们看清楚了,那不是炊烟,已经变成了焚烧房屋的滚滚黑烟。常乐已经大哭起来,炀仪眼前一黑差点摔下马背。后边的上官云怡等三人,也觉察出不对劲,不住地策马追赶。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公平,好人总是不能得到好报。望着村里遍地的尸体,炀仪已经傻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惨无人道,同样的再次失去全村的亲人。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嚎啕大哭,一杯茶的功夫炀仪站了起来,把剩下所有的眼泪都交给了常乐。他一声不吭地提起玄青巨剑,找了一片空地开始挖了起来。

不一会儿,上官云怡、妹妹冰漓还有张祯山都过来帮忙挖,只有常乐还在哭。没人去劝他,也没人去安慰他,他们想还是让这个孩子尽情地哭吧。果然,常乐体力不支晕厥了过去。炀仪想起了当初的自己,不知道那天晚上自己晕死过几回。那天晚上乌云密布,恐怖狰狞,倾盆大雨下了一夜,要不是自己心中燃起报仇的怒火,恐怕当初自己早就死在了泥泞的村落里。对了,报仇!绝不能让全村的人不明不白的死去,血债就需要血来偿,这才是天公地道。如同当初那冯老大屠村一样,炀仪对这些歹人痛心疾首,咬牙切齿!

就这样,几人连夜埋葬了村里的人,好让他们能入土为安。五个人只休息了一个多的时辰,天刚刚亮,上官醒来看到炀仪一人坐在一旁打坐练功,看样子似乎他昨夜并未休息,眼睛周围红肿明显,两鬓青筋凸起,于是她想要上前查看。

“炀仪,你怎么了?没事吧......”

上官一句话未完,立即感受到炀仪周围强大的气场,硬是把自己弹了回来。上官有些害怕,心中不知所措,他从未见过炀仪如此练功。

这时,炀仪脸色更加难看了。上官看到他一会儿乐,脸上露出欢愉的笑容,似生活无忧无虑幸福至极;一会儿哀,无奈地唉声叹气,若悲悯天下苍生;一会儿怒,发出雷霆怒吼,双目怒视杀气腾腾;一会儿喜,脸上又有了笑颜,欢喜的如同一个孩子......

上官云怡想起炀仪修炼摩觉掌法已久,但一直未能突破第三层,看现在的情景似乎是进入突破的最后关键时刻,想来他正在跟自己的心魔做斗争。他本是一个憨厚老实的村里人,每天都过着最简单最快乐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变故把他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自从他走出了五灵山,离开生活了快二十年的东村,他就一直都没有轻松过。与庄义大侠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虽然给了他信心和希望,但同时也让他背负了更多更多。偏偏这个时候,同样的伤害又发生在他的身上,任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容得下内心深处无比放大的痛苦。更何况,他已学会了不哭,便更是无从发泄。

又过了半个时辰,炀仪还在挣扎中,脸部比刚才更加狰狞,在这样下去可能会走火入魔。上官云怡上前,她想要弄醒炀仪,可是一连几次都被反弹回来,竟把自己撞出了淤伤。

她只好不断地大喊:“炀仪!......炀仪!......”

这时,冰漓也不住地一起喊:“哥哥!......”

张祯山见状也想要突进去唤醒他,但尝试了两次未能成功。就在常乐想要奋不顾身地冲过来的时候,炀仪突然大吼一声:“杀!”

只见他双掌擎天,全身周围突发出气浪,吹跑了常乐和上官,吹倒了冰漓和张祯山。片刻后气浪消失后,大家睁开了眼看向炀仪。

上官第一个冲了过去:“炀仪,炀仪,你怎么样?怎么样?”

冰漓也焦急地喊道:“哥哥,哥哥,你还好吧?”

而常乐沙哑地叫道:“大哥,你没事吧?”

只有张祯山还保持一份理智:“师哥,你能听到我们说话吗?”

好半天,炀仪才慢慢睁开眼睛:“我,我没事,你们别担心。”

上官焦急地哭诉道:“你知不知道,刚才你差一点就走火入魔了。”

然而炀仪却转过身去说:“我没事。刚才,我已突破了第三层。”

“哥哥,练功千万不能太过心急啊。”

“我知道了,不必说了。”

炀仪仍是背对着大家,大家没想到,此刻炀仪的态度似乎有些冷漠。

上官云怡意识到炀仪有些不太对劲儿,就立即把话接了过来:“冰漓妹妹也是在关心你,刚才你的样子很可怕,我们大家都很担心你。”

“知道了。我现在只想知道那群人在哪里,其余的不必再说。”

炀仪说话非常坚定,大家都十分诧异,他的为人和善可亲,平日里对每个人都很好,今天说话为什么显得如此厌恶大家。上官云怡想,他不过是因为全村的人被无故杀害,心里无比愤怒之情难以发泄,所以才忽视了大家的感受。所以自己绝不能因为如此,就对他不管不顾。

“炀仪,你先别急。等常乐休息好了,我们大家一起出发。”

此时炀仪没有说话,仍旧背对着大家。常乐发现他的肩膀此起彼伏,还不时地抖动两下,以为大家忙乎了一夜,都和自己一样肚子早就饿得难以忍受了。

“哎,对对对。大哥,等吃了东西,我马上跟你去。”

“是啊,炀仪。我们大家一起去报仇。”

“对对对,就听大姐的吧,你先别急......”

没等常乐说完,炀仪突然打断他,他带有怒气地说道:“你不急,我很急!我现在就去找他们,你们都不必跟来。”

“炀仪,你!......”

上官一时说不出话来,心里不明白炀仪为什么要对常乐发火儿。而炀仪说完便跨上了马,顺昨日那群人走的方向疾驰而去。而第一个上马追上去的人便是常乐,其余人见状,全都跳上马背,赶紧也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