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4章 四路行营(2 / 2)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首页

要知道,梁国可是中州霸主,原先几乎占据了一整个青州的。

而徐国虽然也号称控制了徐州,但现在的徐州,在寒潮侵蚀下,加起来也只剩下不到四郡之地。

这么一个州,和梁国的青州相比,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徐国这两年,成长的也是极快。”

旁边郭益寿感慨道:“徐人趁着我军北伐梁国的机会,这两年接连夺取了东平、乐安、青平三郡,获得了其上千万梁人。

然后又借着北部青州移民南下,大片领地空了出来的机会,招募了大量残余在徐州的蛮夷之民,又得了数百万人,近十位蛮夷先天。

根据安插在徐国境内奸细的回报,粗略估算,如今徐国之民,加起来约有四千万人了。

此等国力,已胜过了往昔魏国。

放在当今天下,更是仅次于我大楚,可称为天下第二霸国了。”

众人闻言,也是赞同,都有些感慨徐国之运道。

楚国两次北伐,虽然夺取了大量利益。可徐国跟在后头,所获也不少。

根本没费多大力气,就夺了三郡之地,招募了千余万梁人、蛮夷之民,使得国力近乎翻了一倍。

到了现在,以其四千万之人口,常备状态下,足可长期维持三百万大军。

全力以赴之下,五六百万兵马,也不在话下。

尤其是徐国疆域,比起梁国,可是小了许多。

处于楚军打击范围的青州,更是仅有三郡之地,这使得对方,如果想要的话,甚至可以使得三郡区域,都布置到百万兵马来。

只这一点,就比原本庞大臃肿,外强中干的梁国,强了不知多少去。

也难怪陆渊了解了徐国详细后,会深感棘手,引以大敌,要亲自领兵来征讨了。

这么一个敌人,确实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除了东平、乐安二郡外,我听说徐国在青平郡,还驻留了八十万兵马和五位先天?”

陆渊心中细思了一阵后,问道。

郭益寿点头:“确实如此。徐国从梁国手中接手青平郡后,就肩负起了屏蔽唐国的重任。

面对唐国那个见谁咬谁的疯狗,徐国也不敢大意,所以不得不在青平郡保持重兵,以此警戒。

不过今年唐国被郑晋许三国找麻烦,现在四国在豫州打的火热,已经没精力去管青州的事情了。

因此,如果东平郡和乐安郡的战事吃紧的话,那么徐国便有可能从青平郡抽调兵马,调来两郡支援。

如果只是维持青平郡,最基本的防御要求的话,只需四十万人驻守,就足够了。

所以青平郡中,徐军应该可以抽掉出四十万大军,还有两三位先天出来,这也是一个不得忽视的威胁。”

陆渊听罢,眉头皱得更深了,继续问道:“那他在后方的徐州本土呢?”

郭益寿道:“在徐州本土,徐国还有四郡之地,千余万之民。又因徐州和旁边的唐国荆州、赵国冀州接壤,因此也需重兵驻扎。

故而在徐州本土上,还有七十万徐军留守,大约五位先天坐镇。

论起实力来,也是不差的。”

西昌城,五十万兵马,十位先天。

寿张城,三十万兵马,五位先天。

无盐城,二十万兵马,三位先天。

蛇丘城,二十万兵马,两位先天。

乐陵城,三十万兵马,六位先天。

青平郡,八十万兵马,五位先天。

徐州本土,七十万兵马,五位先天。

陆渊在心里面盘算着徐国家底:‘这几个地方兵力,全都加起来,就是三百万兵马,三十六位先天宗师了。

这徐国家底,果然肥了起来。

我这中路行营,除了靠着分身,在先天顶层战力上有点优势外,其它地方都比不上徐国啊。’

算明白了这些账后,陆渊心中已经有了明悟,那就是徐国不可强取。

就以对方那三百万的常备兵马,真要自己一座城一座城的强攻过去,那真是再多人,也不够死的啊。

自己要真这样做了,那才是中了徐国的计,落到了对方圈套中。

徐国估计就是想这样,跟楚国耗下去,一点点的将楚国拖垮。

毕竟,对方占据着防守优势,有着坚城依托,足可和楚军形成一比二,乃至一比三的伤亡比。

也就是死一个徐军,就要搭上两三个楚军的命。

想耗干净对方三百万人,楚国就要先死个七八百万人。

可以徐国底蕴,对方死了三百万人,还能再拉出三百万人来?

那时,楚国还要继续,再搭上七八百万人来吗?

为了一个徐国,死上一千五六百万人,几乎一个霸国的人口了,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陆渊虽然可以支付,但并不认为值得。

‘所以在这面战场上强攻,是不行了,得从其它方面想想办法。’

他心里计较着,然后问道:“南路行营那边,现在战况怎么样了?”

郭益寿回道:“回陛下,黄玄真人率领的南路行营,此时已经兵分两路。其中黄玄真人率领主力,带着那位梁国林秋皇帝的梁军,北上东莱郡,此时已经为了咸安城。

另外,黄云真人率领偏军,杀进了胶东郡。

在胶东郡归降林秋皇帝的五十万梁军,三位先天帮助下,已经赶跑了该郡内支持咸安皇帝的梁军,控制了整个胶东郡。

现在黄云真人已经留了一部兵马,坐镇胶东郡,自己则率着大军,正准备赶往咸安城,汇合黄玄真人的主力了。

而胶西郡那边的燕云庆,在手下大部兵马失控后,在开春后,也尝试着想要收回来,率着兵马,前去攻打那些叛军。

但没打多久,就收到了咸安城的求援信。

现在燕云庆,不得不放下胶西郡,带着他那二十万人,回援咸安了。

所以现在的胶西郡境内,已经处在亲近我大楚的三十万梁军,两位先天。还有一部分处在中立的二十万梁军,一位先天控制之中,算是无主之地。”

郭益寿将现在的梁国局势,整理汇报出来。

陆渊听完,立刻用神念沟通自己那几个分身,交汇信息后,确认没多大差误,不由微微点头。

相比于自己这边的硬骨头,先前已经被拆解分化的梁国,无疑就是个软柿子。

此时楚军稍稍用力,便支离破碎,不堪一击。

照这情形,可能过个两三月,就能灭了这个昔日的天下第一霸主了。

“传令,中路行营大军分出五十万偏军,七位先天大将,以青阳子真人为帅,领兵马经山阳郡,杀入胶西郡。

统合当地倾向于我军的三十万梁军,逼降另外中立的二十万梁军。

等拿下整个胶西郡后,就地以偏军五十万楚军,五十万梁军,十员楚国、梁国先天大将为主干,组建乐安行营,青阳子为行营总管。

乐安行营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上乐安郡,攻取徐国南都乐陵,牵制徐国的乐安郡大军。”

了解了梁国局势后,陆渊立刻发布命令。

旁边有负责传令的官员听了,立刻领命书写诏令,用印过后,传给他确认无误,就立刻去传旨了。

而陆渊在发布完这条诏令后,也跟着发布第二条。

“令黄云率领的五十万偏军,还有收降的五十万胶东郡梁军为主干,组建青平行营,黄云为行营总管,下辖十位先天。

青平行营负责攻取青平郡,用以牵制徐国在清平郡的八十万大军。”

“是。”

先前写完诏令的官员,连忙又再次书写。

陆渊见此,满意点头。

徐国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只靠他中路行营一家,那是撞破头也打不下来。

但自己背后有整个楚国,又何必只靠一个中路行营。

既然一个行营不好打,那就直接来三个。

徐国在青州不是有三郡之地吗?

那正好,一路行营攻打一郡,看他扛不扛得住自己这三路大军。

就说能扛住。

别忘了,在东莱郡,楚军可还有一个南路行营的。

那路行营,也还有八位楚国先天,两位梁国先天,一百万楚军,二十余万梁军,以及二十万梁军俘虏的。

这份实力,同样也不弱。

等打完了咸安之战,南路行营随时都可以抽调出来,加入徐国战场。

陆渊就不信了,集合四路行营之力,今年还打不下一个徐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