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没有说什么,作为楚国一份子,楚国越强大,他的好处就越多。
眼下不就多了一个多要好处的机会嘛。
至于郑国怎么想?
区区一个战败之国,丧家之犬,谁在乎呢!
“是,我这就来。”
郑国使者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扯着嘴角强笑了笑,然后迈着沉重的脚步跟上。
就仿佛在他背后,压着整个郑国的命运一样。
接下来,注定是一场节节败退的唇枪舌剑,自己要为整个郑国的未来奋斗。
……
正当大营内,楚国各个官员,在想着怎么尽可能盘剥郑国的时候。
刚刚接见完使者的陆渊,自然也收到了大军取胜的消息。
甚至有着分身神念联系的他,比所有人还要更快知道。
然后。
意识到总攻时机已到,陆渊没有丝毫犹豫,亲自点起了大军,就直奔大梁城而去。
在徐军抵达后,前后派了数波接应大军出去,鏖战大半月,这大梁城内,早就空虚无比。
整个城中上下,守军也不过五万余人了。
若是陆渊想的话,其实随时都可以拿下此城。
但还是那句话,没意义。
他起兵北伐,想夺的不是一座大梁城,而是整个中州,整个天下。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大梁城这个有着象征意义的据点,显得颇为重要而已。
但再怎么重要,也不过一座城池而已。
在现在这个时候,夺下大梁城,对楚军来说,并没有太多好处,反而会多出城内近百万的平民,多出近百万张口。
这些沐浴在天子脚下的梁国子民,一个个都与梁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益绑定的不知有多深。
若要形容的话,那就是一个个都是忠君爱国的良民。
尤其是在经过接连的征发后,城中可谓户户都出了男丁,连番大战下,家家都有人死在了楚军手中。
楚军与城中的梁人,那可是有着杀夫、杀子、杀父、杀兄、杀弟的血海深仇。
这么一层关系下来,想指望城中的人,对楚国有什么好印象,有什么好态度,那绝对是多想了。
楚军这个时候进城,肯定会面对许多麻烦。
比如暗地里的偷袭,层出不穷的抵抗,那些梁国余孽的刺杀等等,都是免不了的麻烦。
还有围了那么久的城,城内早就乏粮缺粮了,这近百万张嘴,也需要楚国去救济。
若是进城,那可不就是一边要忍受着梁人的反抗,一边还要捏着鼻子去给他们送饭,这不纯纯冤大头吗?
可要是不这样,难道还能屠了整座大梁城吗?
这可是百万人啊。
虽然不是不能这么做,但真做了,楚国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
而且百万人口,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无论是用来提供气运,还是拿来生产钱粮,那都是极大的收益。
先前随便消耗炮灰,那是为了减少地方的不稳定因素,同样也是确实有着这么个需求。
所以陆渊才放弃了几百万人口。
但眼下的大梁城,里面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没多大威胁,自然也就没必要做的那么绝了。
这些梁国的良民,改造改造,还是能够吸收消化的。
先前,因为上述种种麻烦,陆渊暂时不想进大梁城。
可眼下,梁徐百余万联军都败了。
那这一切,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决定大梁城归属的,从来就不是城中那五万守军,也不是那百万百姓。
而是城外的百万联军,是东路行营那边的任城郡战场,是正在准备重组的阳夏行营。
这一个个方面战场上,楚国不断积累的优势,梁国不断消磨的实力、潜力,才是决定大梁归属,决定梁郡归属,决定中州归属的重要因素。
只要各处战场上胜了,积小胜而累大势,那么哪怕梁国在大梁有再多优势,在失去了整个天下后,也保不住这么一座孤城。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陆渊从围困大梁以来,就一点都不着急夺下此城。
眼下不就是吗?
在郑国求和,任城失守,徐国大败后,哪怕大梁还在梁国手中,对方也已经大势已去了。
不仅大梁保不住,就连后面的山阳郡也保不住,甚至连剩下的青州之地,也保不住多久了。
青州,至此,大局已定了。
……
楚军一直都处在准备中,随时都做好了北上支援青玉真人,或者攻打大梁城的准备。
因此当陆渊的命令下达后,十万大军立刻就整装待发了。
不仅是十万兵马,军营内还留守的先天宗师中,也有八人,随着他一起出动。
经过这接连不断的大战,在楚军的长久打击下,大梁城内的梁国先天,折损可谓惨重。
原本大梁城内,有十位先天,后面谷熟三府沦陷,又逃回了两位先天,这便有十二位了。
当打了近五个月,这十二位先天,在历次战斗中,已经损失了八位。
剩下四人,又有两人去接应徐国大军了,现在下场,估计也不怎么样。
所以城中只剩下了两位先天,其中就包含了梁帝。
陆渊亲自出手,目的自然是奔着,直接留下这两位先天来的。
尤其是那梁帝,作为梁国核心,如果能趁此机会杀了对方,就能让梁国中叔短暂瘫痪。
后续就算梁国内部,能重新选出一位皇帝来,在这之前,一段时间的混乱,也是免不了的。
而趁此机会,楚国便能更进一步,大占好处了。
有着这么一份便宜在,所以他才亲自动手了。
不然让分身和其他人去办,以梁帝先天第二境的实力,对方一心想逃的话,还真不一定能留下他。
也就只有陆渊常规大宗师的战力,才能说一定能逮住对方。
这不。
当楚军围向大梁的时候,城中的梁人,也收到城外联军惨败的消息了。
于是剩下的一些守军,立刻军心涣散,许多人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所有人都清楚,在百万援军都败了的情况下,大梁城,是肯定守不住了。
等楚军杀来后,城上一些还在坚守的梁军,也彻底放弃了抵抗,直接开门请降了。
没费多少力气,楚军就进入了大梁城。
在这大势之下,所谓的天下第一城,也不过如此。
入城之后,第一要务,自然是搜捕那些梁国的高官公卿了。
这些人,才是梁国的统治核心,是梁国的基石架构。
在这个超凡末世的尾巴上,不管是武力,还是人才,都是由这些人提供的。
有着这些人,才有了梁国。
只是入城片刻,等楚军都进入皇宫了,也没能找到梁帝。
“陛下,臣等搜遍全城,也未能发现梁帝,还请陛下降罪。”
负责此事的一位先天将军,不由赶来请罪。
“没找到?”
陆渊听到这话,眉头一皱。
他是可以肯定的,梁帝绝对还在城里。
因为在得到前线大胜的消息后,自己就第一时间分派先天宗师,把他们安插到大梁城各个城门方位,提前就封死了外逃的道路。
梁人获得消息的速度,肯定是不如自己快的。
而有先天宗师盯着,哪怕是梁帝这种高手,也别想瞒过同为先天的其他人,悄无声息的出城。
所以此时找不到对方,不是对方消失了。
而是他们躲在了城中某处。
这样想着,陆渊运转功法,法力汇聚于双眸,一点灵光闪过,城内所有人的气运,顿时映入了自己眼帘。
既然肉眼找不到人,那就找对方的气运吧。
作为一国之主,梁帝的气运,比起普通人,那个真如灯光比之萤虫,耀目无比的。
没有修行过特殊功法,进行遮掩,想找出对方来,对于修习气运之道的陆渊来说,那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找到你了。”
站在城楼上,环顾城内一圈,当扫过城东南一角后,看着那里如同火炬的气运,陆渊眼神一亮,嘴角露出笑意。
下一刻。
一道赤红之阳升起,他化出外身,朝着东南气运所在坠去,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