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片子里许多同样是在屋子的戏,观众可能以为是在不同场景里拍的,但其实影视基地里同样一间宅子,正面装修的富丽堂皇,可以当做山西老财的大院,而侧面进去就是一间间小茅屋,这便是剧中八路军区小队的驻地了。
《川军团血战到底》的剧情里,为了表现川军的英勇,所以决定让主角团队能够参与川军出川前期的大多数战役,可要让主角带着一个军团从西到东包打全场怎么听都太扯了,于是设定为主角是个临时被从川中征召来的军官,带领了一只十几人的敢死队去一次次的执行任务,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不断参与新战役。
今天这场戏就是主角团队遇到危险之后被八路军所救,来到了八路军游击队的驻地中,八路军要被要求对这些川军的抗日同志们好生招待,但是部队里的老兵却满心愤愤,因为在川省时,这群川军围剿八路血债累累,这时却让他们给这些川军做大鱼大肉,心里自然不平衡。
于是给敢死队们做的回锅肉里,炊事班战士故意放了大半罐盐,咸的没法入口,两边一下起了冲突。
剧情里都是抗日战场上的同胞,李纾自然不能安排两伙人真的动刀动枪,所以竞争也比较文明,邓涛演的李猫在篇中的设定就是bug级别的,于是拿着汉阳造在八路军战士面前展示了一手百步穿杨的绝技,惊得大家嘴巴都闭不上。
这段戏倒是很好拍,也用不上什么太复杂的剧情,之前邓涛对于李猫这个角色的揣摩在陶泽禄的帮助下已经如火纯青,所以不到一个小时就拍完了,而接下来拍的则是陶泽禄和周剑朋之间的一场冲突戏。
陶泽禄演得孙和是川军中的一个老兵,脾气火爆,被八路战士无礼对待之后心里有火,说是要和八路之间比比谁的本事大,当场就拿着刺刀和周剑朋饰演的八路小队长对打起来。
周剑朋老师也是个熟面口,长的就是鼻直口阔,一脸端方的正派人物形象,一问才知道出生军区文工团,十几岁就入伍了,那英气刻到骨头里。
邓涛一见他的脸就记得自己曾经在很多影视剧中见过这位老师,但也是属于叫不出名字来的那种老戏骨。
陶泽禄拿起刺刀想了一会儿,突然对导演说道:“我觉得这场戏不够激烈呀,老周你怎么看?”
一旁的周剑朋和他对视一眼,笑道:“陶老师你说要怎么拍吧。”
陶泽禄想了想:“咱俩用真刺刀行不行?”
此言一出,旁边的人都侧目,一旁的李纾更是脸都白了,急的他连忙上来说道:“陶老师,这有点危险吧。”
陶泽禄只是看看周剑朋,周剑朋思索一会儿,也对李纾道:“导演,我觉得这里用真刺刀感觉确实会好一些。”
瞬间李纾张大了嘴巴。
演员拍戏时除了自己心里的信念感之外,如果能用上真实的道具,那代入感自然都不同,拍出来的质感也会好上一个档次。
就像《鬼子来了》里姜导据说就要求演员要拿真的抗战时期的RB刀做道具,虽然镜头前看不出来,但是拍摄出来演员的情绪差距绝对很大,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当听说两人用要用真刺刀时,李纾心里还是难免咯噔了一下。
拿着真刺刀对打代入感是有了,那伤害的真实性也加成了啊。
这要捅到一下,一边是军区文工团的老戏骨,另一边是南艺表演学院的院长,倒了谁都不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