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派自然是武派了,他们就是京中带武装的军官,不过他们虽然手里面有兵,但是地位一般都不高。
武派军官,以袁绍为首,而他叔父,便是三公之一的司马袁隗,所以袁家在帝都势力极大,坐拥左右文武两派大部分势力,在董卓还未来临前,曾把持过一段时间的朝政,因此袁氏一族对董卓威胁极大。
在前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的斗争,以袁绍为首的武派杀常侍有功,是汉少帝刘辩的功臣,这些被封的有功之臣,又大都是何进以前的部下或依附其的势力,而何进又是刘辩的舅父,关系盘根错节。
因此,董卓唯有废掉刘辩,让原本这些有功之臣的利益破除,从而打击了这般对自己有威胁的人,然后再大量提拔那些对自己没什么威胁的名流名士做官,使收益的成为多数人。
随着袁绍等人的出走,废长立幼这么大的事,最后竟也默认通过了,也没见哪路诸侯来讨伐他,因为利益占了多数。
袁绍自然要跑,因为董卓的这个动作,明摆着冲他们袁氏来的,无论合作还是不合作,演变下去,最后董卓迟早是要对他们下手,所以别人不怕,他们最怕,逃命要紧。
袁氏兄弟逃出帝都后,一个向北跑,一个向南跑,董卓自然如愿以偿地将他们的职务换上了自己人,于是袁绍和袁术二人就对董卓构不成威胁了,于是又变成了董卓拉拢的对象。
于是乎,董卓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封袁术为汝南太守,又封袁术为后将军,原本袁术的职位已是被袁绍罢黜,但董卓又重新给他加封,意欲使两兄弟不和。
于是乎登基了不到几年的汉少帝刘辩被废,于是比刘辩年纪还小的,只有后天境修为的刘协得以继位。
刘协的继位并没有让龙翔天感到太过惊讶,因为这倒是符合历史的。
如此这般的调度,使得董卓在帝都的势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吞并了何进旧部,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对此,龙翔天感到十分担忧,这样的董卓无疑是更为可怕的,真不知道该如何对付。
龙翔天没有办法,可不代表别人没有办法,为了压制董卓,不知道是谁说动了并州刺史丁原进京。他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其中有着十分骁勇的并州狼骑五千人,飞熊军在函谷关高强度的攻城,折损了一千人,还剩三千人,因此并州狼骑比飞熊军还要多两千人。虽然狼骑兵的单个战力肯定不足飞熊兵,但是胜在数量多,如此一来,就是董卓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无可否认,大汉十三州中,就数董卓的大军最为雄壮。董卓野心很大,西凉本就匪患严重,再加上马腾、韩遂虎视眈眈,董卓依旧是将他的二十万精锐大军全都拉上帝都来了,足可见他哪怕放弃西凉,也要拿下帝都。
但即便如此,别的州也不一定服他,比如说这丁原。由于并州也和匈奴接壤,并州军士们经常要应付骑着巨狼的匈奴铁骑,为了对付匈奴狼骑兵,并州军士也开始培养自己的狼骑兵,最终形成了这五千颇具规模的并州狼骑兵。
有意思的是狼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一不是洪荒异兽后代的物种,据说是仙界天狼的后代,无从考证。匈奴人与狼为伴,能够驯养,并州军士也可以驯养,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狼和地球上的狼还是有所不同,首先是这个世界上的狼更加凶猛,其次那个头要远比地球上的狼大的多,比大象也小不了多少。狼群冲锋起来,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可谓是无坚不摧,这就是丁原敢于同董卓对抗的资本。
其实谁有本事,谁都想来帝都分一杯羹,但是不是所有诸侯都有像董卓、丁原这样有机会,比如说孙坚,他如果有机会,他也敢率军进京,可是一来江东据帝都太远,路途不便,二来孙坚也只个太守,他那点兵力不足以和董卓这样的人物对抗,因此只能是咬着牙骂着董卓占便宜,而对此却又无能为力了。
丁原不似董卓,因是武将出身,说话也直,所以在朝堂上与董卓的对话往往是咄咄逼人,一点也不因董卓兵马多而感到畏惧,完全不给董卓面子,令董卓狠他咬牙切齿,却偏偏拿他不好吧,虽然丁原的兵力没他的多,但丁原手下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不俗,硬拼下来只会两败俱伤,最后便会被其他人有机可乘。所以董卓处处忍让丁原,给足他面子,麻痹丁原,其实暗地里还是在苦思对策,想方设法看怎样除去这个麻烦。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