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甲板上200多个中国人的头颅全都碎裂,爆出那诡异的小绿人的头颅。而日本兵也开始了毫无人性的屠杀,每出现一个小绿人的头颅,就会有两颗子弹招呼上去。这些日本兵冷静地扣动着扳机,甲板上只有枪声和惨叫声,还有拉枪栓、子弹上膛的声音,却听不到日本兵的说话声。我看向这群日本人,发现他们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似乎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已。
很快,这两百个中国人,都顶着绿色的、小小的头颅,倒毙在甲板上。甲板上全都是红色和黑色的血水,腥臭味让我开始感觉有些作呕。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开始呕吐,将刚刚吃下去的日军口粮几乎吐了个干净。
十几个日本兵收起枪,纷纷带上手套,走过来开始用军用匕首也就是步枪上用的刺刀割取这一颗颗绿色的头颅。
刚才日本人用步枪屠戮时,他们的神色是宁静而严肃的,似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瞄准和扣动扳机上。可现在,在割取头颅时,这些日本人的神态是轻松的,而且时不时有人在说笑。
日文我听不懂,但我反复听到他们在说一个词“布里格”。起先我也没在意,以为是我不懂的日文发音在我脑子里随便组成的、无意义的几个音节组合。但我很快意识到,他们很多人在说这“布里格”这几个音节,似乎这个词汇对他们而言很重要,因此会被反复提及。
我猛地想起来,当初在那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上时,海马叛乱失败被杀后,伊登说要把他做成“布里格”,然后就有人去割海马的头颅。
难道“布里格”就是割头的意思?
这些日本兵割取头颅的效率相当之高,只不过20分钟的时间,两百多颗血淋淋、绿油油的人头,就堆成了一堆。接下来,这些头颅就在那口黄金的船型棺材旁被整齐地码放、堆叠,形成一个金字塔般的东西就是航海日志上所画出来的,在黄金船型棺材旁的那种塔。
两百多颗人头听上去不多,可堆叠起来的体积却也足够惊人。
在我的印象里,最为恐怖、壮观的东西莫过于“京观”,也就是古代军队获胜后,把敌人的尸体堆垒成一个巨大的“封土堆”。古代曾经发生一次性堆垒几十万敌军尸首炫耀武功的行为,我想想就是心惊。可那毕竟都是史书中记载的,如今,一个不断流着黑色腥臭血水的“人头塔”就活生生地堆在我的跟前,虽然规模和古代巨型“京观”无法相提并论,但给我带来的感受自然是更加震撼、恶心。
接下来,这些日本军人开始把这个微型的“京观”以及船型的黄金棺材给围了起来。他们一个个念念有词,在齐声念叨着什么。
然后,他们纷纷跪倒、下拜。那个船长跪在地上,拜得最为起劲,看那态度,也最为虔诚。
我不清楚他们膜拜的到底是这个“京观”,还是船型棺材。他们念叨的词句我也半点都听不懂。
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的是,在这些家伙开始膜拜之际,风浪渐渐大了,老“德川号”的颠簸明显严重了起来。
忽然间,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头燃着火的箭从桥楼的高处射了过来,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直接射入了那座微型“京观”之中。
我循声望去,只见在桥楼的一个高台之上,有两个穿着和服的日本男子,头上系着白巾,将手上的弓箭的肩头伸入一旁的火盆中,等点燃后就向甲板上射出。那架势,竟有些类似点燃奥运会的主火炬一般。
随着射中微型“京观”的火箭数越来越多,“京观”开始着火了。
也就在这时,猛地里我就觉得老“德川号”的船身一阵极为剧烈的晃动,那感觉真的就有如地震了一般。我能清晰地看到,在往小“京观”上射箭的日本人所在高台的背后,那个巨大的烟囱也晃动了一下。
晃动还没有止歇,只听“哗哗哗”的几声巨响,老“德川号”的船头,出现了三根巨大的、半透明的、胶状的触须,从船首下的海洋中,直接插到半空。
这三根触须所带起的海水,倾泻在船首甲板之上,我距离不远,也被打了个透湿。
这一下这群日本人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了。一部分日本人拿起枪支,开始对着那些触须开枪射击,另一些则继续在那里膜拜着。而从半空中射下的火箭也越来越多,小“京观”上的火焰也烧得越来越旺。
那三根巨大的触须有如三条巨型的海蛇,从半空中不停地试图向下扑击,目标似乎就是那座“京观”。但日本兵拼死反抗,用枪发疯般地向触须射击。每一颗子弹都能让触须后退,但都不能在触须上留下持久的伤痕,更不能令其善罢甘休地后退。有两个日本兵被触须卷住了身体,一个被扔出几十米远,落入大海另一个被甩出去后直接砸在巨型烟囱上,在上面留下一个鲜红的血点,尸体从高空摔落。
我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日本兵所举行的仪式,可能就是用来摆脱“地狱妖瞳”的追击,或者杀伤“地狱妖瞳”的,所以“地狱妖瞳”要用自己的三根触须前来阻止。
但很显然,日本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准备,因此一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抵抗,一方面加紧给“京观”点火。
于是小“京观”很快被烈焰包围。那些小绿人原本就狰狞的面孔,如今化成黑色的骷髅,更加鬼魅。
也就在这时,我听到一阵沉闷的、“嘎吱吱”的声音。
我循声看去,让我万万没想到,却也令我头皮发麻的一幕发生了。
黄金船型棺材的顶盖,自己掀了起来!与棺材口呈现90度角。